中西交融商贸盛极一时,岁月洗礼凸显文化价值

2024-02-23 14:13

《斗门旧街》诗云:“清风民韵中西合璧,巨贾富商店铺齐肩。”这是诗歌对斗门旧街繁荣的赞美。清末民初时期,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的斗门旧街展现出“九曲十八弯”的辉煌:商贸往来络绎不绝,盛极一时,是当时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商业中心以及粤澳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W1a

▲旧街建筑中西合璧。

W1b

▲斗门茶楼旧址为珠海市历史建筑。

斗门旧街全长500多米,宽7.5米,由石板路串联贯通,是一条集市贸易商业街。它起源于明代已成的斗门墟。据《香山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斗门已成墟。乾隆二年(1737年)建城池,“城方一里,乾隆二年建,周围二百丈,高七尺五寸,上厚四尺,下厚五尺,雉堞用砖,东西城上各设台楼一座”。嘉庆和道光年间,当局均对城墙进行过修缮;清雍正年间,黄梁司巡检署设黄梁都城(即斗门墟);民国时期,斗门墟是中山八区区府驻地。其时,墟内已有居民500多户,店铺几十间,一条长300米、宽4米的石板街和两条横巷,被称为猪仔街、卖姜街、卖糍街,还有专门摆卖竹木柴炭的露天贸易场所。夏历每月二、五、八日为墟日,每逢墟日,来自区内外的农民、渔民、商客到墟内进行贸易活动,街市甚是热闹。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大开,据《斗门镇志》记载,“初时居民是外来的小商小贩寄住,后逐渐定居,全墟分三个管理片区:大马路片区、民主街片区、南村片区,构成了全镇的集市贸易中心”。当时,斗门镇常有船只来往于香港、澳门、广州等地,每逢墟日,墟内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周边的商人、本地的华侨和外国传教士看中了斗门土城,纷至沓来,投资经商、建教堂。此后墟内街道洋货繁多,逐步加快了斗门土城的中西商业和宗教文化的交流。之后,在主街道两旁逐步建起了平房式的店铺,这就是斗门旧街的雏形。

斗门旧街曾盛极一时,有史书记载:“在九曲十八弯,且只有几块石板约4米宽、约300米长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每逢墟期,墟内车水马龙,来自各地做买卖的人接踵擦肩,茶楼酒肆兴旺,除墟内的坐贾和作坊外,还有那些走足的小贩、跑江湖的好汉、三教九流等不绝于市。”构成旧街主体的大马路、二马路及民主街等街道也在民国中期渐次兴建完成。斗门旧街建成以后,成为当时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地点,是一个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珠海市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相对完整的骑楼街。2013年,斗门旧街因其保存完好,入选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络绎不绝到访的游客,宛如走进时光隧道,穿越百年。

文/ 杨雪薇 图/李旭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