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轸在城濮之战中策略是怎样的?

2023-06-02 20:13

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重耳被逼逃亡,先轸随行,流亡在外19年。晋文公即位后,封赏从亡功臣,重用11族人士,先轸自然不在例外。从这时起,他开始在晋国的政治军事舞台上大显身手。

晋文公四年(前833年),楚军围困宋国,宋国派人去晋国求救。晋文公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先轸分析形势,指陈利弊,认为晋国应该出兵救宋。他指出,晋文公流亡时,宋襄公曾经赠送过马匹,如今出兵救宋,既解救了宋国的急难,使两国关系更加密切,又报答了当年宋襄公赠马的恩惠。另外,同称雄一时的楚国作战,是树立晋国威望的大好时机,战而胜之,就确立了晋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一战而有“报施,救患,取威、定霸”四利,何乐而不为?

先轸从战略的宏观角度对晋国出兵的政治利益所作的分析,得到晋文公的认可。

紧接着,晋文公着手扩军,将原来的二军扩充为三军,遴选三军将帅。赵衰认为先轸广有谋略,推荐他担任了下军之佐,位列六卿。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文公亲率三军,首先向楚国的盟友曹国和卫国发动进攻。在此役中,先轸设谋,攻占了卫地五鹿(在今河南濮阳东北)。

不久,先轸担任了晋国的中军元帅。

未隔多时,宋国再次派人到晋军中告急。晋文公对当时的局面很感为难:不救宋国,则断绝了两国的关系,前功尽弃,通过外交途径呼吁楚国罢兵撤围,楚国肯定不会理睬;同楚国开战,则因齐、秦两个大国的工作没有做好,还有些势孤力单。怎么办呢?

先轸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分一部分给宋国,让宋国去买通齐国和秦国,请求齐、秦两国出面向楚国说情,为宋国解围。楚国是曹、卫的靠山,对分割曹、卫两国的土地一定无法接受,因而也不会答应齐、秦两国的说情。齐、秦两国既得了宋国的贿赂,而楚国又不给他们面子,那时还能不与晋国联合,共同对楚作战吗?晋文公采纳了这个计谋,把曹、卫之田分给宋国,不久楚成王就引军退回楚国。

楚成王撒军,楚国令尹(执政官)子玉却不肯撒军。他只带不多的兵力继续围困宋国,并派使者宛春告诉晋文公,如果晋国恢复曹、卫两国的国土,归还两国的政权,楚军就完全撤出宋国。

这时,晋文公又一次采纳了先轸的策略,把使者宛春囚禁了起来,私下和曹、卫两国做了一笔交易,答允与楚国断交,晋国保证他们的国土完整并且归还政权。曹、卫得到这样的承诺,马上断绝了与楚国的同盟关系。子玉大怒,率兵攻击晋军,拉开了著名的城濮之战的帷幕。在城濮之战中,先轸率领中军大败子玉,获得全胜。

城濮之战结束后,晋国开始称霸诸侯,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襄公即位后(前627年),先轸因国事与晋襄公发生争执,竟至啐了晋襄公。事后,先轸很后悔,认为在国君面前那样意气用事,不应该被宽恕。同年,在与狄人的一次战事中,他卸掉头盔,冲入敌阵,战死在沙场,执行了对自己的处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