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毒我肠” 古人也难捱

2022-08-25 11:12

中国气候学家竺可桢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国气候史上出现过四个“温暖期”。

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个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外,其它三个总是交替出现。相对来说,热灾多发生在气候“温暖期”内,明显多于寒冷期。如从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个温暖期内,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就较多。

唐朝时期,当时的长安、洛阳的气候,类似现在的江南,夏季炎热异常。诗人杜甫从面对关中大旱,白日作诗一首叹息:“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夜晚作诗一首再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不日又说:“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诗中的七月相对应的是农历初秋,可即便如此,依然热得连饭都吃不下。

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春夏大旱,粟麦枯槁”。《旧唐书.德宗纪》上称,这一年“夏,热甚”。通俗说来,就是这个夏天太热了。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记载,这天是“亢阳”,意思是太阳太厉害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毒太阳”。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今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

这一年又恰逢大旱,灾情严重。《宋史.五行志二》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三卷“清代气象记录(上)”中可以看到,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整个华北地区异常炎热,可以说是超级酷暑。山西《浮山县志》里说:“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这一年,保守估计,北京近郊和城内有11400人死于炎热。专家研究换算,1743年7月20至25日下午的气温值,均高于40℃。其中以7月25日的温度值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4.4℃。乾隆皇帝也是热到不行,大笔一挥写下《热》诗一首: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