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流转见证帝国兴衰

2022-07-26 14:11

副标题:两次鸦片战争,推清王朝入深渊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世界出现大变局,历史学家称为大航海时代。从那时起,人类的活动不再侷限于某一个洲,而是整个世界,“全球化”初露端倪,就以懵懂又野蛮的姿态撞开了东方古国——中国的大门,同时也冲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s1000065593_fmt

两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卷入全球化的程度。图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观看《虎门销烟》模型展。新华社资料图片

把时针拨回到明末清初,当时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最不缺的就是商品。其中,丝绸和瓷器随着郑和下西洋和沿海走私贸易,走出国门,转折几道销售到欧洲宫廷和贵族家里,成为欧洲家庭的至宝。最初这种交易是少量而昂贵的。直到欧洲的航海家越过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又绕过非洲好望角,发现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全都连接起来了,一切开始飞速变化。

西班牙殖民美洲之后,发现大量的银矿。16至18世纪的三百年里,共生产了13万吨白银。差不多相同的时期,日本也发现石见、生野等大银矿。

恰好此时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必须有大量货币流通,才能满足买卖双方的需求。相较于价值不高、容易伪造的铜币以及没有保证金制度的纸币,白银是量大且保质的稳定货币,然而中国是缺银国。

一方想要商品,一方想要白银,伴随着全球化贸易线的开辟,中国制造向世界输出,白银则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

结果就是中国市场经济非常活跃,大大刺激了中国的冶铁、造船、建筑、丝绸等行业的发展,建立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为明清两朝财富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反,欧洲、日本却因为本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使本国经济受到了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当时中国政府傲慢与偏见,将国际贸易归结为有限的赏赐与进贡,大量的通商活动还是政府管制之外的民间走私。

进入清朝中叶,英国取代西班牙等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巨大的贸易赤字,差点让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况且,英国当时已经实施金本位,向中国支付白银还需要向其他欧洲国家购买,增加额外成本。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东印度公司便与中国走私者和地方低级官吏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将印度和孟加拉种植的鸦片通过广州犯禁输入中国市场。

鉴于巨大的利益分享,鸦片在中国民间甚至军队中蔓延很快。用几百年流入中国的白银,在短短几十年间大量外流,导致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减少,出现“银贵钱贱”的局面。然后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为了保证鸦片贸易的收入,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放鸦片贸易后,几十年里崛起为世界最大鸦片生产国,同时也促发其国内民族主义觉醒和战乱。还是为了保证贸易收入,十多年里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滑落。

给中国更加致命的打击是,核心技术一样样的流失,令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不保。通过全球化贸易的原始资本积累,意大利和日本,对丝绸产业进行资本和技术投资,逐渐后来居上,抢占了中国的丝绸市场。

欧洲工厂在工业资本和技术的加持下,掌握瓷器的制作方法,反过来则用资本主义的高生产力,抢占了欧洲市场并销往中国市场。随后是茶叶,资本大力投资以及几乎免费的印度工人,英国的茶叶产业进步非常快,到1889年茶叶出口就超过中国。

“货出中国、银入神州”的盛况,到了19世纪后期,彻底不复存在。中国没有世界各国需要的大宗商品出口,也就没有白银货币的大量流入,而完成工业化的欧美国家,却可以向中国输入廉价棉布、高档的香水和钟表、以及源源不断的鸦片。

白银流出,制造业衰落,清王朝帝国衰落,与此同时的欧洲国家充满勃勃生机,中国进入数千年从未有过的黑暗谷底。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