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虎达父子:镇守东北边疆三十年

发布时间:2025-03-13 11:26

清代的东北三省,以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宁安一带)将军为最高军政统帅。首任宁古塔将军沙尔虎达在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沙尔虎达,瓜尔佳氏,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出生在黑龙江中游虎尔哈地方的苏完部。后金天命十年(1626年),他随父投归努尔哈赤,参加了对明朝的战争,立有战功,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奉调入关。

在清朝统一中原的战争紧张进行的时候,俄国对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也一步步升级。先是波雅科夫率领的哥萨克侵入中国达斡尔人居住的地区,疯狂劫掠,烧毁村庄;后来又有哈珀罗夫匪帮窜扰黑龙江,强占了中国的雅克萨城,并对达斡尔人进行野蛮屠杀。

由此,清廷决定加强黑龙江地区的防卫力量,抗击沙俄入侵。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沙尔虎达奉命统率所部驻防宁古塔。

沙尔虎达刚上任不久,东北各族人民就纷纷前来请求保护。沙尔虎达顺应形势,采取措施,密切与各族头人的联系,并通过他们在各民族中编户设官,扩大影响,很快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为稳定边疆、抗击侵略打下了基础。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沙尔虎达统领满洲兵300名、朝鲜鸟枪兵100名、赫哲族壮士300人,分乘20多只战船和140多只小桦皮船,在松花江上和斯杰潘诺夫率领的370多名哥萨克展开激战。在清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斯杰潘诺夫匪帮狼狈逃窜,龟缩在黑龙江上游呼玛城堡里,很长时间都不敢出来。

顺治十二年之后,哥萨克又开始四出骚扰。顺治十四年(1657年)初,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哥萨克龟缩在黑龙江下游的尚坚乌黑地方(今佳木斯市附近山音村)。沙尔虎达获取这一情报后,领兵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大败哥萨克。顺治帝对此战果非常满意,特意颁赏衣帽等物给他。

顺治十五年(1658年)春,沙尔虎达建造了40只大船,大大加强了水上作战能力。他上奏顺治帝,希望照会朝鲜国王,派出能熟练使用鸟枪的士兵200名配合作战。朝鲜鸟枪手在五月中旬到达宁古塔。

准备工作完成后,沙尔虎达密切关注俄国哥萨克的动向,以捕捉战机。七月,斯杰潘诺夫带领500名哥萨克,乘船在黑龙江上抢劫,并闯入松花江。沙尔虎达立即率领所部,分乘47只战船,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会合处(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附近)布好阵势。经过一场激战,有270多名哥萨克或被击毙或生俘,还有一些慑于清军声威,不战而降。斯杰潘诺夫本人也在战斗中丧命。只有180多名哥萨克逃往黑龙江上游而得以活命。

不久,清军收复了雅克萨城,拆除了哥萨克强建的堡寨。此后不久,沙尔虎达身患重病,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一月在宁古塔逝世,享年61岁。顺治帝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襄壮”,并将其子巴海授为宁古塔总管,继续抗击沙俄。

巴海任宁古塔将军20余年,继续进行抗俄斗争,保卫了国家领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