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痛照X光无发现,肿瘤科医生为癌友把脉,服中药后缓解

2024-05-21 14:31

不少人只信西医,抗拒中医,治疗癌症更是首选西医。不过,一边处方标靶药,一边把脉开中药,是苏子谦医生每天的工作写照。他既是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亦是注册中医师,提倡中西医合璧治癌症,认为两者相辅相成。曾有癌症病人全身骨痛,照X光、抽血也验不出病因,他把脉找到原因并处方中药,病人一周后症状获纾缓。

全身骨痛照X光无发现

拔尖读中医再攻读西医

究竟为何又读中医,又读西医?一切由中学时期说起。苏子谦称,自中四已接触中医学书籍,服用中药后,对中医学渐生兴趣,并想成为一位医生。中六时,他拔尖入读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攻读中医全科学士课程。

读至第4年,大学教授发现他成绩优异,且有兴趣在学术研究领域发展,遂鼓励他再修读西医。2008年中医毕业后,苏子谦再于港大攻读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盼涉猎更多医学知识。当年仍是学生的他深信,许多病例若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医治,治疗效果会更胜一筹。

苏子谦既是中医,亦是西医,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

▲苏子谦既是中医,亦是西医,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

中医更难读?更考悟性?

苏医生指,由于有理科底子,故读西医时较易掌握。至于中医学,不同门派的特色也不同,没有标准答案,故相对难学。再者,读中医需翻阅不少古籍,需要有一定的中文造诣方能理解。

他认为,读中医注重“悟性”,就如学习艺术般,学会基本功后,若要更上一层楼,则视乎“悟性”,亦需要老师“点化”,而西医则重视临床实证指引。苏医生称,目前仍需不断进修,增进医学知识,故未能道出实际读医的年数。

全身骨痛病因不明中医治疗后获纾缓

西医无法诊断的病症,可从中医入手?苏医生坦言,采用西医技术也无法发现的病症,有时透过中医学却能诊断出来。曾有一名60多岁女士患肺癌,全身骨痛,称有7级痛,因担心癌细胞扩散至骨而求医。

苏医生安排她进行X光、抽血检查后无发现异常,也无骨转移的情况,从西医角度,会诊断为“病情稳定”。但当为她把脉,在中医角度,却发现她“风寒湿入骨”,原来该女士早前确诊新冠肺炎。苏医生推断,这是因病毒未清引致骨痛,于是处方中药,该女士服用一周后症状纾缓。

他称,西医会注重科技诊断,透过化验、抽血、计算机断层扫描(CT Scan)等检查来确定诊断。中医则主要以“望、闻、问、切”作诊断,问诊是重要的一环,同时亦依靠临床观察,包括把脉、按穴位、看舌头、看面色等。

中西医双管齐下边治疗边调理

“我有很多病人是一边接受西医治疗,一边接受中药调理。”苏医生忆述,有位患者未正式确诊肺癌,但透过影像检查可判断,很大机会是肺癌,惟仍需抽血化验,确认是哪种基因突变,才知道要用哪种标靶药。

等待期间,他先为患者处方中药调理身体,纾缓气喘、咳嗽问题。该患者服中药后,呼吸顺畅了,变得精神了。一周后报告出炉,证实确诊最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此时再服用相应的标靶药。

积极寻求治疗方案癌症病人变行山达人

医者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苏子谦医生忆述,曾收治一名60岁前列腺癌患者,肿瘤很“恶”,一般有1至2年功效的标靶药,在他身上只有1至2个月效用,更导致脚部严重水肿,行动不便,病情每况愈下,令该患者以为自己命不久矣。

苏医生建议患者,从肿瘤组织提取肿瘤DNA,进行基因排序。根据报告结果,苏医生发现,采用肺癌免疫治疗药可能有助患者治病。虽然当时的案例较少,但他们仍然决定一试。最终,患者成功去水肿,4至5个月后癌指数更回复正常,行动不便、食欲不振及血便等症状也得以缓解;进行X光检查后,更发现成功治愈癌症。

“后来患者对我说,他能行山,甚至走了6小时,这一点我也做不到。”苏医生表示佩服。近年,该患者再度求诊,癌症虽没复发,但却因为免疫治疗令他“耗气”,身体变弱,故服用中药调理体质。

慨叹新药未到癌症病人已离世

成功病例多,心酸个案也很多。行医十多年,苏医生坦言,并非每次也能治愈病人。他忆述,曾有一名尿道癌病人要用一种在香港也未注册的新药进行治疗,要向衞生署申请引入药物。用药初期病情稳定,后来因要进行心脏手术,需暂停尿道癌治疗,结果癌症复发。打算再引进新药时,因为疫情延误,需转用其他药物。可惜,等候新药期间,患者因为免疫力低,感染流感离世。虽然最后无法治疗患者,但患者家属表示感激及理解。不过,苏医生常会反思“可否做得更好?”。

无法挽救生命,固然令人心酸,那些拒绝接受治疗的病人,同样教苏医生心伤。苏医生慨叹,有些病人不愿求医,使用偏方,错过黄金治疗时期、身体变弱后才来求诊。他慨叹自己无法说服这些病人,但亦明白只能尽量劝导。

冀香港中西医学结合治病令更多病人受惠

在香港,中医和西医经常被分开讨论。苏子谦医生的目标是,推进香港的中西医学结合和配合。他认为,香港此方面进展较为缓慢,目前在许多癌症治疗情境中,西医可能会排斥中药的应用,但他强调,中西医在治病方面的角色也很重要。谈及心愿,也离不开癌症病人。苏医生希望,香港能够建立一个详细介绍中西医癌症治疗流程的平台,这样对中西医学的发展和病患也有好处,各有裨益。

苏子谦医生早前与“癌症信息网”及一众医生和药剂师出版书籍《中西医药剂师倾下偈──给癌症病人的建议》,内容探讨癌症病人和照顾者常见的问题,并拆解中西医治疗谬误,以及提供饮食宜忌建议等。苏医生称,因为曾与其中一名医生在网上直播合作,发现讨论甚有火花,遂希望把内容再延伸,并出版成书。

“以往(癌症治疗)各方面的人不会共同讨论,各有各做,会令病人很困惑。”苏医生认为出版这本书很有意义,在市面上亦很少见。他强调,为病人提供正确信息,比起他们接触网上不完全正确的信息会更好。如有机会再写书,苏医生希望加入癌症照顾者的角度,因为不仅病人辛苦,照顾者同样辛苦,承担着重要角色。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