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插班查询激增4成,95%来自内地,钟情两大名校网

2024-05-17 16:30

香港政府大力抢人才,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推出至今已逾16个月,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逾9万名高才通人士及其受养人来到香港,当中约有2.7万名是18岁以下未婚子女。有升学顾问公司近日进行调查,发现全面撤辣后,查询赴港插班的家长人数,较撤辣前急升4成。

赴港插班查询激增4成

8成查询者持人才计划签证来港

美联升学顾问昨发表报告,指自从近期港府全面撤辣后,收到大量家长查询赴港插班事宜,足足较全撤辣前增加约40%。美联升学顾问高级经理朱恩贤称,自去年内地香港两地通关后,相关的查询数字显著上升,当中有95%查询来自内地城市,仅5%为海外人士查询。而查询赴港升学的内地人士中,有8成是持人才计划签证来港。 所属地区方面,约7成人来自大湾区(广深),而上海及北京各占约1成。

据港府最新公布资料,截至今年4月底,“高才通”及其他人才计划已录得约29万宗申请,当中近18万宗获批,更多达逾12万人已来港。其中,港府公布“高才通”计划的人才及其配偶普遍年龄较年轻,当中超过一半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

人数未足以拯救港教育业

美联移民顾问高级策略总监郑天殷指出,透过“高才通”计划到港的人才,当中不少均带着年幼的子女定居香港,除了增加本地劳动人口之外,同时亦对香港人口带来正面影响。然而,即使早前内地香港恢复全面通关,加上各项人才计划有助缓解适龄“升中”及“升小”的学童的跌幅,但其力量仍然不足以拯救教育行业。

郑天殷指出,不少“高才通”家长希望将子女送入香港的国际学校和直资学校,当中部分家长更视香港学校为进入英美等地大学的桥梁。此外,亦有部分“高才通”家长认为内地的教育模式较传统,而且功课负担较重; 反观香港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吸引他们送子女赴港就学,惟这些家长更希望子女接受普通话教学或在非全英语学校就读。

郑天殷补充,这群“高才通”家长比较钟情34及41校网。34校网位于何文田、土瓜湾、马头角和启德发展区,有多间小学排名均是全香港头100之内,保良局何寿南小学、圣罗撒学校、协恩中学附属小学和陈瑞祺(喇沙)小学皆深受家长欢迎。

至于41校网主要覆盖九龙城、九龙塘一带,网内超级豪宅林立,也有不少名校,例如喇沙小学、玛利诺修院学校(小学部)、拔萃小学等。若目标想报读直资学校的家长,置业时对于校网因素相对没有这么看重。

据彭博报道,由于香港的人才签证计划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国际学校新学年竞争变得激烈。根据港府规定,非本地学生(如外籍人士)必须占国际学校学生总数的至少70%。官方将本地学生分类为只持有香港护照的永久居民,来自内地的孩子被视为非本地学生,这意味着他们与外籍人士的子女争夺学位。

另一方面,受到香港近年出生率低及移民潮的影响,香港学童适龄人口持续下降,教育局推算最新学龄人口续跌,2029年或只有3.1万人升读小学,部份学生或会收生不足,面临“杀校”危机。

港教育制度对“高才通”家长具吸引力

朱恩贤表示,相信内地家长已意识到香港教育制度较优势,其一是相较于每年数以千万计参加竞争激烈内地高考的考生而言,香港的DSE考试制度,竞争相对较少,考获较佳成绩亦较为容易。

她建议港府可考虑放宽学生签证中小学,同时引进加拿大、英国的“寄宿家庭”政策,以吸引更多国内及海外学子赴港读书,既可配合港府全面吸纳各国专才的政策,更可以缓解全学龄人口下降的问题,刺激香港香港教育产业,届时对于“横向”衍生的行业如补习社,学生宿舍等服务 相信亦会应运而生,对香港经济有正面影响。

更多香港教育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保姆级申请攻略!香港高校录取标准参考一文看清

高才通子女︱楼市全撤辣后赴港插班查询增4成,陈狄安料直资校具收生优势

JUPAS 2024︱城大4旗舰课程,每年奖学金最高6万

港校留学这8大热门专业最吃香?强烈建议收藏!

港校联招首轮改选,即看7个注意事项+6院校课程咨询日详情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