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有哪些战阵?战阵,也可以称为军阵。
中国先秦时代的军阵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上古传说阶段,即三皇五帝时期。
此时军阵的代表作有黄帝与炎帝“三次战于坂泉之野”时所用的鱼丽之阵。
二是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的夏商周时期。
此时车战在战争中还扮演著较为重要的作用。
当时军阵的代表作有夏末商初时的“雁形之阵”;三是进入东周后的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因受地形限制过多,车战的作用已经被大大削弱。
围绕著步战战术涌现了大批经典战阵,比较著名的军阵在《孙膑兵法•十阵》中都有记载。
大抵来说,先秦时期的军阵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变化。
那么,在秦始皇时期,秦军有可能会使用哪些战阵呢?就纯步战而言,根据孙膑兵法,有实力雄厚时“薄中厚方”的方阵;适宜于防守的圆阵;兵力不足时,疏散配置的疏阵;以密集队形突破敌阵的数阵;前尖如锥,用以突破敌人坚固阵地的锥形之阵;横向展开两翼,用以进行弩战,或袭击、包抄、追击敌人用的雁形之阵;左右两翼向后弯曲如钩的钩形之阵;变幻莫测的玄蘘之阵;用于进行水战和火战的水阵、火阵等。
这些阵法都是在战国中期形成的成熟步兵战术。
而在战国初期,著名的晋文公还曾依据战车阵形发明过名为“三行”的步兵战阵。
所谓“三行”,即仿照战车布阵,将步兵分为“中行”、“左行”、“右行”三部分,是比较简单的步兵战阵。
此后一百年之间,晋国大夫魏舒根据“三行”阵法又改进发明了“五阵”阵法。
所谓“五阵”,即在“三行”的基础上,将中军分为两梯队,并在队伍前方位置上部署一个小方阵用以诱敌的阵法。
从“三行”到“五阵”的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对于步兵作战越来越重视,步兵战阵因此越来越複杂,由单一目的作战变成能适应多种作战需求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而言,战阵确实是战场上当之无愧的“高科技”了!既然战车已经在战国时期没落,那么,为甚么在电视剧《大秦赋》中,我们还能看到在战国末期仍旧有战车在战场上出现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战车没落的原因。
战车之所以慢慢退出战场主流,是因为它不能适应複杂地形,并非完全因为其作战能力不行。
在开阔的平原作战,或者大军团作战的情况下,战车依然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进入战国时期后,战车也确实慢慢变成了协助步兵作战的次要兵种,主要用来在战场上掩护步兵侧翼和后方安全,承担快速突袭、迂迴、追击、设垒等野战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明代晚期,战车仍旧不时在战场上出现。
明代的部分将领,不战时以车运送粮草辎重,战时以车围成一圈形成简易堡垒,在火枪与火砲已经出现的明代战场上竟也取得了不俗战绩!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冷门兵种,也和明代时将领比较“业馀”有关。
明代时,皇室为削弱将领的兵权,经常性地会任命一些受训练程度不够、军事素养不足的将领上任。
这些将领中也不乏世家子弟。
有些人能根据古书琢磨出一套虽陈旧但实用的临敌之法,虽“难登大雅之堂”,却也新奇了吾等后辈之眼界!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趣事!说了这么多,再回到主题。
按照现在公认的看法,骑兵在古战场上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秦国的骑兵也这样重要吗?其实早在始皇之前,骑兵的重要性已经渐渐显现。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赵国开闢出了半壁江山,堪称一代军神!但是在汉代之前,车兵应该是在战场上一直存在的。
所以,综合以上,始皇时期的军事活动中,应该是步兵、车兵、骑兵都有的。
既与春秋战国早期缺少骑兵不同,也与汉代之后车兵消失迥异,是全新时代的一个体现!当时,骑兵的作用明显地慢慢变大,但很明显还没有将车兵完全从战场上排斥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