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香港实施“0+0”为时尚早?

2022-10-10 11:16

特区政府自9月26日开始放宽入境检疫措施至“0+3”,到昨日为止刚过两个星期。这段时间里,社会上一直有不同声音认为政府应继续放宽至“0+0”,以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并让市民生活尽快复常。这种心态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对现时的香港来说,目前仍非实施“0+0”的适当时间。

要理解“0+0”在如今是否必要之举,先要弄清楚要想达成的目标。许多人鼓吹“0+0”所持的理由是,放宽可以增加对外地游客来港的吸引力,让香港可以举行更多国际盛事,进而推动香港经济复苏,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等等。这一想法听上去很美好,但到底实际成效有多少,最好还是先让数据说话。

“0+3”由9月26日开始实施,根据入境处数据,当日的入境外地游客只有342人,对比前一日有398名外地游客入境,反而录得跌幅。如果将数据放长至一周,即10月2日,的确,入境的外地游客上升至794人,实际升幅只有约400人,跟疫情前比较仍有非常大的距离。而如果继续观察数据至10月8日,则会发现入境外地游客人数只有878人,与头一个星期比较,可以很明显看到升幅开始放缓。再检视整体数字的话,这两个星期期间,香港的入境人数升幅只有约36%。

由“3+4”至“0+3”,换来的只是很有限的入境人数增幅,那由“0+3”至“0+0”,效果又能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如果觉得单凭“0+0”就能实现香港经济全面复苏,未免太过天真。退一步说,就算“0+0”可以为香港带来数千、数万名外地游客,香港的旅游、零售等行业就能“起死回生”?

另一方面,香港航空业又有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消化旅客增长?据了解,国泰如今仍然面对人手短缺的情况,机长、副机长人数均较疫情大大减少,同时亦有约三成飞机停泊于海外,维修、调回均需时间。如果没有相关配套或时间作调整,最后非但无法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如果政府当真要实行“0+0”,就必须确保有相应的政策配套,还要给业界充足时间准备,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刻做到的。

稳控疫情才能真正复常

至于另一个推动“0+0”的目标,则是令市民生活尽快复常,然而,这个说法本身其实对“0+0”有一定的误解。一些人以为不用家居或酒店检疫等于不用核酸检测,但据政府专家的意见,其实认为仍有需要保留核酸检测程序,甚至建议实行三日两检。

与此同时,“0+3”实施前后,香港输入个案的确有所上升,由9月25日的117宗,上升约两倍至昨日的328宗。若再考虑到冬季将近以及流感染病率,香港再次发生大型社区爆发并非不可能的事。要是届时仍认为“0+0”等于生活复常,那无疑是掩耳盗铃的想法。

事实上,现行的“0+3”为政府在决策上留有一定回旋余地,如果政策效果较好,则可以进一步放宽,假如疫情有恶化迹象,也可以在检疫3天的基础上收紧措施,让政府抗疫政策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因此,维持“0+3”绝不是如部分人所言是政府“脚软”,而是政府为全体香港市民负责的表现。

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际金融中心、航空枢纽、盛事之都……这些固然是香港不可多得的优势,但香港是国家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就意味香港的抗疫政策不可能完全与内地切割,仅为自身方便而增加内地的疫情爆发风险。

再者,香港不论是旅游业、航空业,还是零售业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巨大的内地市场。以往每年来港游客中,内地游客占约八成,如果算上欧美对本地旅游或航空业的贡献,其实实质上只有约一两成。要令香港经济复苏,香港必须认清自己相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大优势,就是连接内地市场,亦唯有做到这点,香港才能真正吸引到更多投资、发展机会和人才,巩固自身优势。而这就意味香港防疫政策还是必须以跟内地通关为最大目标。

总括而言,“0+3”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不论最后是正面效益还是负面效益,现在贸然放宽至“0+0”,不仅操之过急,也不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举。待时机成熟,以科学数据为依归,实施“0+0”将会是水到渠成。

原标题:新闻背后/为什么说实施“0+0”为时尚早?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卓 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