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因时制宜,免打断复常之路

2022-08-28 14:05

新冠疫情反弹,短期极有可能日破万宗,港府昨天宣布多项新抗疫措施,聚焦加密检测次数,以及善用社区隔离设施保护高风险人士,暂时避免收紧社交距离措施,相信是吸取之前几波疫情教训,务求精准控疫,以免防疫措施走一刀切的回头路,重创经济之余,亦打断复常之路,令经济复苏遥遥无期。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宣布,政府维持家居隔离准则,但所有同住家人若属高风险人士,如长者、长期病患和婴儿,而家中又没有独立厕所,必须送社区隔离设施隔离,七十岁以上长者未完成疫苗接种,须送往专为长者而设的隔离设施。明日起原先只适用于酒吧顾客要做快测的要求,将扩大到超过八人参与的宴会人士;表列处所所有员工均须每三天进行一次快检,并呼吁市民多做快测。

加密快测次数助速找确诊者

当局解释推行新措施,因疫情近月急速上升至约八千宗,尽管大部分确诊者属轻症,但每日入院人数由月初的二百五十人增至目前三百人,累计有二千三百多人留医,深切治疗病房使用率同期由四成半增至近五成半,对公院造成压力。再加上多名医护染疫,而医管局又要抽调人手到亚博馆及其他社区隔离设施执勤,人手紧张,要被逼减少一些非紧急服务和手术,有必要调整控疫政策。

有别于以往疫情爆升便马上收紧限聚令、关闭处所和食肆晚上禁堂食,当局今次却不愿这样做,只当作非不得已的最后手段,因代价实在太大,尤其是第五波疫情令经济受重创,连续两季GDP录得负增长,当局亦为此两度调低全年增长预测至萎缩百分之零点五至微升百分之零点五。各处所难得在四、五月间复业,香港亦逐步对外放宽入境限制,朝着复常之路前行,步伐虽然比周边地区缓慢,但也不能因疫情反弹而在防疫措施走回头路,否则让正挣扎求存的各行各业更难活下去。

此外,当局鼓励市民接种三剂疫苗,长者或免疫力低人士更应打四针,认为有助建立社会保护屏障,是复常的关键。在七成一市民打了三针情况下,若当局眼见疫情反弹便收紧社交距离措施,难免会令人质疑打针的作用,从而打击市民接种意欲。

卢宠茂强调,缩短入境检疫期暂时并未有为社区爆疫带来风险,新抗疫措施只针对本地感染,而做法聚焦两方面。第一,加强检测力。由于社区太多隐形传播链,难以追踪,只能倚靠个人做快测。针对院舍和医院这些爆疫高风险场所,要求员工和院友隔日一检,至于其他处所员工则三日一检,对于参加宴会人士均要做快测,希望借此尽快找出确诊者,避免他们进入处所播疫,并及早进行隔离。

第二,那些不宜与确诊者家居隔离的同住高风险人士送往社区隔离设施,旨在减低他们因密切接触而被感染风险,毕竟目前仍有三十五万名六十岁以上长者和十万名三岁以下幼童未打针,对新冠病毒没抵抗力。即使他们染疫,在隔离设施有医护照料,能及早获得适当治疗,减低患重症或死亡风险,从而纾缓公院负荷。

不想再过苦日子市民须配合

新措施明显是围绕减低确诊入院、患重症和死亡率风险,以免公共医疗系统爆煲。然而,公院为腾出人手和资源照顾新冠病人,难免无法照料非紧急病人,私院应履行专业责任,勿向公院转介过来的病人说不。十三所私院应允拨出三百六十四张病床接收公院转介的病人,当中只有五所的接收率达六成,三所仍是零接收率。私院应谨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公共医疗系统崩溃,自身亦会受影响,故应勇于分担,为抗疫出一分力。

港府抗疫策略有新思路,在社会复常开展后尽量不想走回头路,以最低成本换取最高防疫效果,既保护市民生命健康,亦保住经济民生,公众不想再重过限聚令、停业令的苦日子,有责任响应政府呼吁减少跨家庭聚会,并多做快测,虽然这会增加家庭开支,但总好过开工不足、收入大减,甚至饭碗不保。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