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聪|OpenAI的多重考验,资本压力、人才流失与理念动摇

发布时间:2025-06-21 15:55

最早掀起全球AI浪潮的OpenAI,如今卷入资本与人才双重风暴,一方面传出与最大投资者微软谈判破裂,另一方面被市场其他对手斥上亿美元的巨资挖角“抢人才”,OpenAI这家本来是AI革命的主力先锋,能否继续在市场最大压力的位置上面站稳阵脚呢?

OpenAI的多重考验,资本压力、人材流失与理念动摇

在OpenAI成立的初期是以非牟利做招牌,目标是推动AI技术发展以造福全人类,可谓充满使命感。该组织后来一度想跳出自身架构成立子公司,为牟利铺路,令联合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亦大感不满。今年5月转軚再转軚重组为“公益企业”,即介乎于非牟利组织与营利企业之间,随时会变身成一家四不象公司。

OpenAI微软“分赃唔匀”

据报,今次OpenAI与微软意见不合,正是因为重组过程中“双方无法解决包括微软未来在 OpenAI 中所持股份规模等关键问题”,简单一句就是“分赃唔匀”。

报道指,微软计划依靠现有的商业合同在2030年前继续使用OpenAI的技术。OpenAI 发言人近日公开确认,其年度经常性收入 ARR 已经达到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据报,OpenAI截至3月底的时候,每周活跃用户数已达5亿,商业付费用户达300万之多。

微软作为OpenAI目前最大金主,年收入达10亿美元的背后,相信“微软爸爸”亦功不可没。惟OpenAI转型走向牟利之路,障碍重重,与最大投资者关系破裂更让这家依赖资金密集投入推动技术发展的企业雪上加霜。

做starup可以不烧钱,笔者也听过几个兄弟自组公司燃烧理想搞得有声有色的。然而若是依赖科技的行业,如果创辨人本身没有一定的“Tech底”(IT人,或掌握一定技术),便长期需要担心被抢走核心人才。

而现时人力市场上,要请到顶尖的技术人才也确实不容易,以笔者所知,即使近年大家都认同是经济寒冬,香港仍然有不少新项目,曾经听过单是请一队人才“埋班”已经烧钱数以百万的资金,但远远未到Apps的出货阶段。

OpenAI挽留人才成考验

科技人才难求,科技企业互相高薪掘角已是日常操作,而今次正是考验OpenAI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或能力去挽留人才。只是,科技人才最讲性格,很多时并不是用钱就可以掘得动。

例如“芯片界三姓家奴”、“半导体吕布”梁孟松,其职涯几乎就是亚洲芯片产业竞争的缩影。梁孟松是在台湾出生、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毕业,其早年在台积电(TSMC)任职,传闻因受到冷待、晋升无望导致离职,便在2006年带走团队转投三星,一转会便做“大佬”,出任三星芯片部门首席技术官。

梁孟松成功帮助三星跳过20nm,直接从28nm跨越到14nm制程,并抢下苹果A9处理器订单。后来台积电对其发起商业机密诉讼,令梁不能再留在三星(亦有传是其与三星内部的管理文化、技术方向分歧),便又带队转会到中资的中芯国际(981),任职联席CEO,帮助中芯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情况下,从28nm一路突破到14nm及7nm,甚至有传中芯最迎已经攻克到5nm,更令梁孟松坐实“台湾芯片魔术师”的美名。

一位梁孟松已经令台积电在半导体市场上多出两名劲敌,回到AI市场,虽然OpenAI目前为止仍然是发展最好的AI企业之一,然而,讲金绝对比不上微软、Elon Musk、Meta等财雄势大,讲心却又一再改变自己的发展理念——推动AI技术发展以造福全人类,在财力不及巨鳄、理念摇摆不定、人才随时被高薪挖走的多重夹击下,究竟这家AI龙头要如何继续稳住旗舰地位?

梁伟聪-企业传讯及财经公关顾问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