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扩阔建筑物条例对酒店用途定义,鼓励市场将酒店和商厦改装成学生宿舍。翻查资料,香港大学2024/25年度共42,330名学生,截至去年6月有7,800个宿位,即逾5名学生争一个宿位;即使扣除2,2937名“修课式研究生”,港大的本科生及研究式研究生,宿位比例亦近2.5个学生争一个宿位。《星岛头条》记者今日到港大街访,本地及非本地生均表示,学生宿舍供应对求学十分重要,支持增加宿位供应。
医科生:大学不单求知识 亦要识人
政府放宽8间资助大学招收非本地生人数限额,由相当于本地学额的20%增至40%。港人叶同学就读港大医学院二年级,表示医学院有医科生宿舍,自己亦成功申请宿位,但担心学校取录越来越多非本地生,宿位不足情况将越趋严峻。她亦指,宿舍对大学生活非常重要,“如果不住在宿舍,很少机会接触其他学科的人,读大学除了追求知识,都要认识不同人,并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
港大宿舍委员会去年通过修订住宿年期限制,本科生住宿年期上限为“学位修读期少一年”,如四年制本科生,最多可住3年宿舍。叶同学称,现时住在大学宿舍,每年租金约2万元,坦言若需迁出宿舍,可能会选择搬回家,“如果一定要找地方住,住在学生宿舍一定便宜很多。”
内地生:院校实力比宿位数量更重要
内地生诸同学就读港大机械工程学博士课程,她指不乏海外研究生申请不到宿位,需另外租屋,支持当局设法增加学生宿舍供应,“如果生活不方便,睡不好觉,学习状态可能差点。”她曾住在港大宿舍“青莲台”一年,月租约7,000多元,现时则于西营盘租单位,月租约5,500元。
另一内地生张同学就读港大物理系,他表示两年都住在“大学堂”宿舍,租金较在外面租屋便宜不少,“一年2、3万元,在附近租单位可能一个月1、2万。”他认为,学生到海外求学多考虑院校实力,学生宿位数量非决定性因素,“学校的实力,比环境的影响大一点。”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