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发动“甘露之变”失败

发布时间:2025-06-20 10:19

唐朝宝历二年冬季(公元827年1月),唐朝权宦刘克明等人杀害了年仅18岁的唐朝皇帝——唐敬宗。之后宦官集团拥立敬宗的弟弟为皇帝,这便是唐文宗。

唐文宗有感于唐德宗以来,宦官挟持天子甚至杀害天子的累累恶行,于是决心一劳永逸解决这些宦官的问题。于是,太和九年(公元835)冬天,唐文宗和部分亲信经过密谋,决定发动一场政变,彻底解决宦官问题。

这天一大早,唐文宗照例召开朝会。在唐文宗的授意之下,大臣韩约向皇帝启奏:在左金吾衙门后院有一颗石榴树,石榴树上有甘露出现。这应该是祥瑞,是上天对大唐的祝福。

另一个大臣叫李训的,在唐文宗的授意之下,提出质疑:眼见为实,陛下何不亲自看看?

于是唐文宗让李训去所谓的“事发现场”。李训去看了看以后,煞有介事回来汇报:看起来祥瑞不像真的。所以希望皇帝不要当真。

唐文宗于是也煞有介事表示自己还真得亲自看看。同时唐文宗要求掌握兵权的宦官仇士良等人,带着宦官骨干去看看祥瑞到底是甚么情况。

按照唐文宗的计划,自己和韩约、李训等人完成这场表演,把宦官骗到“祥瑞”事发地以后,就派遣秘密组织的私兵去击杀这群宦官。当时,唐文宗安排郭行余和王璠负责这个业务。

从目前来看,计划的前半场还算顺利。但是,“行百里而半九十”。甘露之变后来的走向,就因为细节而溃败。

当时唐朝弄权的宦官头目是仇士良。仇士良是一个奸猾之人,到了现场很快发现问题不对——因为韩约很忐忑,浑身哆嗦的景象,让仇士良高度怀疑——不就是看个“祥瑞”么,有甚么好紧张的?还浑身哆嗦?

再说唐文宗那边。郭行余组织了一些私兵前来,而王璠担心事情失败了,自己全家难保,所以躲了起来。事情就这样开始拉垮了。

而仇士良到了现场,越发感觉气氛不对,所以直接离开现场——其实作为资深权阉的仇士良已经估计出来事情的大概。于是撤离现场的仇士良返回唐文宗那里,而后表示:现在京城出现叛乱,所以宦官需要保全皇帝。所谓保全,就是控制皇帝。

李训很清楚仇士良下一步的计划。所以拦截仇士良。同时,李训的一些同伙也带着兵器涌了过来和宦官混战。

最终还是仇士良控制住了天子。

李训知道大势已去,于是急忙逃窜,之后在逃窜路上,李训被杀。同时,仇士良出动神策军,对朝廷的大臣开始杀戮——仇士良当然不知道都有哪些人参与了和天子的谋划,所以神策军的杀戮也是无差别的那种——从官僚到城里的百姓,很多都无端遭到宦官武装的杀戮。

而这一杀戮,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以唐文宗失败,宦官集团继续掌握朝政而告终。

其实,即便是甘露之变成功了,唐朝的历史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即便是唐文宗铲除了宦官集团,那么,朝廷里大臣之间的党争,也是唐文宗无法解决的。甚至以唐文宗的能力来看,干掉了宦官集团,朝廷也可能出现失控,出现新的权臣——要知道,唐朝的宦官能掌权,本身就是唐德宗时代,天子不信任文臣和武将而产生的。所以天子才放权给宦官。而没了宦官这个群体,并不会让权臣这个生态位消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