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最近完成了连接校舍和又一城的行人隧道翻新工程,并将其命名为“明日创新”隧道,成为公众开放的全新空间。这一隧道的最大亮点是两侧长达100米的LED屏幕,不仅展示城市大学及社区的特色,还希望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
▲城大翻新连接又一城行人隧道,命名为“明日创新”隧道。
隧道的翻新不仅扩阔了空间并改善了照明,还新增了互动式的触控屏幕墙,为公众提供校园导航功能。隧道顶部的玻璃天花融合了城大的校徽设计,呈现出极具现代感的视觉效果。此外,LED屏幕也可用作展览空间,展示城大的展品、学生作品或研发成果,甚至可能举办电竞比赛。未来,城大计划与深水埗区及九龙城区合作,展示更多本地特色及旅游亮点的更新。城大期望通过这条隧道成为新的“打卡点”,引领更多访客走进校园。
▲隧道两侧的LED屏幕提供沉浸式数码互动体验。
交通路线:
东铁线-九龙塘站B出口(穿过又一城商场之后就可以去城大“明日创新”隧道打卡了!)
那么除了这个新的打卡地之外,香港的大学还有哪些地标式建筑备受游客的欢迎,打卡人流络绎不绝呢?星岛环球就带大家去看看。
首先比较新的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的赛马会创新楼。理大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现代感与创新性的校园环境,其校园建筑的独特设计代表便是由已故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赛马会创新楼。这座大厦外观呈流线型、不规则的造型,仿佛是无数钢铁丝带在空中交织而成,令人过目难忘。它突破了传统建筑的设计框架,将未来感与现代美学融为一体,成为了香港理工大学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创新大厦不仅是一座教学楼,更是一件艺术品,象征着理大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的精神。
▲香港理工大学的创新楼就是由哈迪德所设计。
创新大厦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性与美学的结合,扎哈·哈迪德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使得每一层的空间都充满活力与灵感。这座大厦拥有多个开阔的公共区域和活动空间,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的舞台,也为教职工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大厦的开放式设计和四通八达的过道,使得建筑内部的流动性与互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不仅方便了师生的交流,也为来访的游客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充满灵感的环境。特别是大厦的露天展览区和户外文娱设施,为学生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既舒适又多功能的空间,充分展现了现代城市空间的多元化。
交通路线:
西铁线-红磡站(出站就到港理工)
参观完了现代设计的新建筑,一起去香港大学看看历史建筑的魅力。
香港大学(港大)作为香港的文化象征之一,校园内不仅有着深厚的学术氛围,还有众多充满历史感和现代感的景点,成为游客和市民的热门打卡地点。从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能感受到港大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
首先,走出地铁C口,乘坐两部电梯后直行,即可抵达港大的访客中心。这个中心是你探索港大的第一站,这里有各种具有港大特色的纪念品、明信片以及可爱的小熊毛绒玩具。
▲香港大学访客中心于2014年初启用。图片来源:香港大学访客中心官网
紧接着,步行前往校园的另一大打卡亮点——港大的红墙。红墙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历史意义,成为了无数游客拍照留念的地方。沿着红墙继续走,你会发现一个更具纪实意义的“打卡胜地”——The Bricks Wall。这面墙由一块块红砖组成,每一块砖上都刻有港大校友的纪念语和祝福,充满了情感的力量。阳光透过树影洒在红砖上,斑驳的光影和砖墙的质感交织,给人一种温暖而富有历史感的氛围。
作为香港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本部大楼保留着复古的建筑风格,走进这座大楼,仿佛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世界,带着一丝霍格沃兹的神秘感。特别是那座粉色的钟楼,随着阳光的照射,仿佛镶嵌在蓝天白云的怀抱中,画面唯美得让人心动。
游客登记及须知https://www.hku.hk/visitors/c_visiting-hku.html
交通路线:
港岛线-香港大学站A1口,电梯上来就是学校!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的校园位于风景如画的吐露港,依山傍水,是香港最大、最绿意盎然的大学之一。这里的每一棵树木、每一片草地都仿佛在讲述着学校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校园内处处鸟语花香,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让每一个在此漫步的学生都能够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
港中大的正门,以“校门石阙”闻名,四根石柱高耸入云,俗称“四条柱”。这些石柱的线条简洁而又明朗,展现了港中大对于知识追求的无畏与自信。而在中央校园,有一个俗称烽火台,名为仲门的雕塑作品,更是成了学生和游客的必经之地。仲门是已故知名艺术大师朱铭的作品。既是中大的艺术象征,也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根据校园传说,学生从图书馆方向穿过仲门,便会顺利毕业。仲门,作为一个“成功之门”,不仅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成了港中大文化精神的象征。
▲朱铭作品《仲门》位于港中大的烽火台,是校园的地标。
合一亭是新亚书院的重要景点,可以俯瞰山下的大海。亭前的水池与周围景致交融,创造出无边际水池水天一色的迷人效果,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站在亭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心灵也随之得到洗涤与宁静。
▲合一亭。图片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官网
交通路线:
①东铁线-大学站,出站即在校园中。
②巴士-中文大学站,下车到学校正门。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作为一所致力于推动科技与创新的学府,其校园内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巧妙融合现代设计、实用功能与人文寓意,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景观。与传统的校门不同,港科大的校门并非单纯的入口,而是一个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地标。校门前矗立着一座醒目的红鸟雕塑,这座雕塑以日晷为主体,将科学的精准与艺术的表现巧妙结合。红鸟的翅膀展开,呈现出飞翔的姿态,充满力量与生命力。雕塑中的日晷元素,既是时间的象征,也在细微处展现了港科大对学术沉淀与历史积累的重视。而这座雕塑无疑成为了师生与游客们的必打卡点。
港科大的海景图书馆是校园内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坐落于海岸线旁,完美地将自然景观与学术空间结合。图书馆的外观采用了现代感十足的设计,特别是那一面270度的玻璃幕墙,将外部的海景与室内的学习空间巧妙融合。透过这些宽大的玻璃窗,海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
尤其令人惊艳的是,图书馆的阶梯式阅读区和观景露台设计,将学术研究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能专心致志地进行学术研究,还能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抬头眺望远处的海景,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力量。
交通路线:
观塘线,彩虹站C1出口换乘九巴91或91M,可到港科大北门。
端午小长假将至,正是探访高校秘境的好时机。建议首日清晨前往港中大“合一亭”,在晨雾缭绕中体验“天人合一”的东方意境;午后转战理大创新楼,在流线型建筑间拍摄未来感大片;傍晚时分登上科大图书馆观景台,见证海天一色的壮丽海景。次日可深度游历港大校园:上午在本部大楼参加导览团,解密百年建筑的细节彩蛋;下午到访城大“明日隧道”,体验LED隧道的光影魔术。
特别提醒:
1. 建议穿着舒适运动鞋,中大山城步道和港大百年石阶都颇考验脚力。
2. 各校访客政策不同,港大需提前三日官网预约参观时段;中大无需预约,但访客可能需要登记身份信息;理大创新楼周末有学生志愿导览服务;科大图书馆观景台需持有效证件换票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