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佛教联合会创办、孔子后人孔宪侣为纪念仙祖所创立的佛教孔仙洲纪念中学迈入第43个年头。学校秉承“明智显悲”的校训,推动正向教育,弘扬“众生平等智”及慈悲心,将佛法智慧融入现代教育。
▲校长陈诗韵与学生大使团队合照,校训“明智显悲”宣扬以佛陀智慧净化心灵,培育克己尽责、慈悲利他的新一代。
禅修静心 关爱同行
佛教孔仙洲纪念中学陈诗韵校长表示︰“学校推行全校“觉醒禅修计划”。每周一早会齐修“慈悲禅”,祝愿父母师长众生,离苦得乐,放下心中执念,关爱众人。午饭后,同学们在校园共修“午间觉醒禅修”,透过不同途径,如“深度禅”(聆听自然声音)﹔“行禅”(观照碗中水变化),训练专注定力。在操场师生们进行“动禅”,齐修练易筋经,动身修心,舒展筋骨,还有抄经禅、细味禅等。同学们填写《禅修纪录册》,觉醒自身心灵,建立正念生活。学校设有“茶艺队”以茶艺收摄身心,细味茶中甘甜,体会生活中的细微。
为加强家校合作,学校设立“家长慈心学院”,为家长提供专业亲子教育辅导。学校邀请心理学家开设‘关怀青少年课程’,协助家长处理子女成长议题,并举办亲子佛寺参观和抄经活动。家长更自发组织素食午膳,与逾300名师生共进午餐,实践佛法生活化理念。
生命教育 闻知修证
陈校长指出:“佛教强调实修“三学”(戒定慧),引导学生实践‘闻、知、修’的学习精神。”修读两科选修科中四及中五同学,于第三科选修科的时间参与多元学习课程(ENH),当中的生命教育课程,学生与长者结对,为他们记录生命故事册,培养关爱精神。
在创新科技方面,ENH课程鼓励学生运用AI技术研发长者生活辅助用品,如智能暖包和‘发声盲竹’。学校亦设有中华文化教育课程(CHS),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学生可参与大使计划,培养领袖才能,负责接待嘉宾和筹办活动。陈校长强调:“学校致力透过佛化教育,培育具智慧与慈悲心的新一代,让‘知识’与‘修养’相辅相成,成就圆满人生。”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