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辅佐周瑜,一炬烈焰令曹操的三十万雄师溃不成军。那时的诸葛亮,泰然自若,心如止水。但在南征孟获之际,面对三万藤甲兵在火海中殒命的悲壮场景,他却心生哀怜,痛惜此战将减损自己的寿命。同样是施展火攻对抗敌军,他的心态为何会有如此悬殊的转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密?
章武三年(西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将蜀汉的江山托付给了诸葛亮。那时的蜀汉,因夷陵之战的惨败而元气大伤,国内局势动盪,如同暴风雨中的危楼,随时可能倾覆。
而在南方的南中地区,民族关系复杂,刘备驾崩后,叛乱如野火蔓延。牂牁太守朱褒、益州大姓雍闓以及夷人首领高定纷纷举兵造反,使得蜀汉在南中的统治岌岌可危。
为了稳定后方,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建兴三年(西元225年),诸葛亮毅然决定亲率大军南征。在南征途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计策,对南中首领孟获试图以仁德感化,使其心悦诚服地归顺。然而孟获为了抵抗,竟向乌戈国主兀突骨求援,兀突骨随即带领三万藤甲兵前来助战。
藤甲兵所穿的藤甲,是以西南边陲野藤为原料,经过巧匠精心制作而成。制作过程中,藤条需在桐油中浸泡四十九天,方能变得坚韧无比,编织成铠甲。这种藤甲轻便且防御力极强,刀枪不入,水浸不沉,仿佛战场上的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初次交锋时,蜀军面对藤甲兵的强大防御,陷入了困境。箭矢射中藤甲即落,刀枪相加如同击石,无法对藤甲兵造成伤害。蜀军士兵如同被束缚,战斗力锐减,节节败退,士气深受打击。
面对藤甲兵的猛烈攻势,诸葛亮陷入了沉思。经过深思熟虑,诸葛亮决定实施火攻。他敏锐地推断,藤甲虽能抵挡刀枪箭矢,却必定畏惧火焰。
为确保火攻计划顺利执行,诸葛亮亲自勘查地形,最终选定了盘蛇谷作为伏击地点。此地两侧悬崖峭壁,中间仅有一条狭窄通道,如同盘绕的蛇,易守难攻,是设伏的绝佳之地。诸葛亮命马岱准备黑油柜车拒马等物,布置在穀口,并在谷中精心设置了乾柴等引火材料。藤甲兵的藤甲遇火即燃,瞬间化为灰烬。他们在火海中绝望逃窜,凄厉的叫声回荡在山谷,但由于地形狭窄,无人能够逃脱。三万藤甲兵就这样在盘蛇穀中活活烧死,场面惨烈至极。
目睹此景,诸葛亮不禁泪流满面,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他发出了“必损阳寿”的悲歎。
赤壁之战,诸葛亮将曹操视为篡权者,消灭曹军被视为正义之举,他能够从道德层面接受曹军的覆灭。
而南征孟获则是一场内部平叛战争,旨在维护国家统一。尽管孟获叛乱威胁蜀汉统治,但多数参与叛乱的百姓,包括藤甲兵,是受孟获煽动或被迫参与,并非真心与蜀汉为敌。诸葛亮秉持“仁德”理念,希望感化南中地区,实现长治久安。火烧藤甲兵的残忍手段与他的仁德思想相悖。
更关键的是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正值27岁壮年,初出茅庐满腔热血,渴望在乱世中建立功勋,对战争的残酷性认识尚浅,认为为实现政治理想,牺牲敌人生命在所难免。但到了南征时期,诸葛亮已年近五旬,历经无数战争和磨难,见证了无数生离死别。岁月的磨砺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畏。

- 特朗普2.0 | 特朗普宣布“美将接管加沙走廊”,巴勒斯坦人应永久离开 关税大战︱特朗普与习近平通话安排取消,外交部:对话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 台“国防院”执行长李文忠“健康因素”突闪辞,传遭高层逼退 特朗普2.0 | 特朗普发出恐怖警告:若遭暗杀,将“彻底摧毁伊朗” 马英九发文悼辜严倬云,揭辜妈妈两岸和平心愿 港星们的MBTI(E人篇),解答E人与I人的关键区別 关税大战︱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对华加征一成关税措施同时适用于香港 高雄网红女警派新春“福利”,薄纱露乳片惹议后下架 大S徐熙媛逝世|骨灰已用私人包机平安回台安放家中,小S发声明不会帮熙媛办告别式 蓝白共推2026新北市长人选? 侯友宜表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