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被招安,替朝廷征方腊,出征的102位梁山好汉死伤大半。真实的历史中,宋江到底有没有和方腊交手呢?他们谁更厉害一些?
宋江确有其人,是北宋郓城县(今山东菏泽郓城县宋家村)人。
1119年(北宋徽宗重和二年与宣和元年)十一月,宋江在梁山聚集36个悍勇之人,举起义旗,杀富济贫。宋江并没有在梁山泊驻扎太久,而是向东南攻击了沂州(今山东临沂),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
宋江义军的活动区不局限在梁山泊周边,他们马不停蹄,千里转战于山东、江苏北部一带,以游击为主,只抢钱粮不要地盘。宋江义军杀入高唐州,把知州高廉的家产洗劫一空;打下了东平府,活捉双枪将董平。
1121年(北宋徽宗宣和三年)二月,海州知州张叔夜派一千兵勇设伏,烧毁宋江军的船隻,宋江兵败投降,接受招安。一千宋军就打得宋江投降,可见其兵力和影响力都有限。《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后,奉命南征方腊,班师回朝时,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只剩二十七位。
宋江义军不割据,朝廷把他们当做流寇,并不是特别担心。但江南的方腊不同,是割据势力,奔著推翻北宋去的,让朝廷很头疼。
方腊是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
1120 年(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腊假託“得天符牒”,杀地主方有常一家,以帮源峒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正式起兵。十一月初,义军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置将帅分为六等,头扎各色头巾。二十九日,方腊军攻入杭州,杀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
1121年(北宋徽宗宣和三年)正月,方腊军相继攻下婺州(今浙江金华)、衢州,先后攻下6州50多县,包括今浙江全境、安徽和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与此同时,宋徽宗以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陝西六路蕃、汉兵15万,挥师南下。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进发,计划在睦州会合。能让北宋疆域基本稳固后出动15万大军,除了西夏、辽,恐怕就只有方腊了。
二月,形势急转直下,宋军收复杭州。三月,宋军收复歙州、睦州。四月,宋军收复衢州、婺州。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被俘,7万多人阵亡。
八月,汴京,朝廷将方腊斩首。
方腊被俘后,馀部和其他义军还在战斗,到次年四月,才完全平息。宋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杀无辜百姓不计其数,两浙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方腊被斩六年后,爆发靖康之难,北宋毫无抵抗之力,崩盘如此之快,其实早已万民唾弃。若非女真金国如妖魔鬼怪,更不得民心,在比谁更“失道寡助”的路上,南宋勉强扳回一局,才稳住阵脚。
宋江投降当月,北宋军已收复方腊所佔的杭州,两个月后方腊被俘。宋江可能没有征方腊,一则他兵力少,二则朝廷正高歌猛进而不需要他。当然宋江也可能马不停蹄加入北宋南征军,只是赶了个晚集,以他的兵力只能是锦上添花。
无论宋江有无征方腊,他的作用和影响都不大,现实和小说中的结果却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