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灯一直为香港岛和南丫岛的客户提供稳定可靠、洁净和可负担的电力供应。迈向135周年,公司不但成功推动能源转型,更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订立长远减碳目标,致力抵御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并积极创新,提升效率。凭藉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荣获包括“ESG 年度荣誉成就大奖”等多个奖项。
▲港灯集团发展总经理何彦彪指,订立进取的减碳策略和措施,可协助香港达至中期减碳和长远碳中和的目标。
2050年前达至“净零发电”
电力行业占香港直接产生的总碳排放约6成。港灯集团发展总经理何彦彪指,港灯作为负责任的电力公司,需要订立进取的减碳策略和措施。他表示:“使用天然气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远低于燃煤,所以我们近年积极推进‘由煤转气’发电燃料转型,兴建多台天然气发电机组和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现时我们的天然气发电比例已增至约7成,未来数年会进一步上升。港灯制定了以科学为基础的中期目标,承诺在2035年或之前将每度电所产生的范畴1温室气体排放较2019年水平减少68.4%,现时进度已超过三分之一。”
何彦彪又提到公司致力在2050年前达至“净零发电”,措施包括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以燃煤作日常发电;在国家电网的支持下,探讨如何透过区域合作,确保在电网可靠稳定的前提下输入内地的零碳能源;寻求可靠且合乎成本效益的新零碳能源方案,例如电池蓄能技术和改装现有天然气发电机组以兼容氢气作燃料发电等。
▲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在2023年启用,为南丫发电厂提供多一个供气来源的同时,有助引入价格具竞争力的天然气。
善用科技提升供电表现
自1997年起,港灯的供电可靠度一直维持在99.999%以上的世界级水平。公司重视风险管理,积极强化电力设施抵御极端天气例如超强台风的能力。近年分阶段提升发电机组和变电站建筑物的地基高度,加装或提升防洪牆等保护装置,令港灯具备足够能力应对至21世纪末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港灯又积极研发和引入新科技,提升营运效率,包括引入5G机械人巡查和监察电缆隧道的情况;与本地大学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开发出“3高指数”以评估电缆的健康状况,协助工程人员及早发现问题,并作出跟进。涉及电缆异常的电力事故已经由2019年的235宗,大幅减少至近年每年约140宗。
在环保创新项目方面,南丫发电厂研发的“声盾”系统有效解决鱼群误闯海水冷却系统的问题,误闯的鱼类数量在数年内大减99.5%,确保发电机组可靠运行的同时,亦保护海洋生态。此外,公司又引入“环保流动供电孖宝”,由蓄能电池提供电力以应对电力突发事故,在举办大型活动时亦可以提供更稳定、洁净的后备电力供应,减少路边空气污染物排放和噪音,碳排放相比以往使用柴油发电机减少3至4成。
▲港灯致力应用科技减碳,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的同时,亦保护环境和生态。
▲港灯致力应用科技减碳,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的同时,亦保护环境和生态。
照顾不同阶层需要和发展
港灯一直致力把电费维持在市民可负担的水平,较其他国际城市低。港灯在2025年拨款逾7,000万元,透过“智惜用电服务”支援基层家庭,协助社福机构和学校节能减碳,减低能源开支,同时继续服务弱势社群。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公司预计可以在2025年中完成更换全数约60万个智能电表,让客户透过应用程式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从而达至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和管理开支。
▲港灯为客户免费更换智能电表。
提升ESG管治水平
港灯设有专责委员会,确保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守环境政策和有关法例,妥善管理与ESG相关的风险和机遇。此外,亦识别出6项最切合公司企业策略和业务重点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并为协助实现这6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了新一套对应目标。
公司在2024年4月首次发佈《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报告》,槪述公司应对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的方针和策略,又把企业管治、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表现、营运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信息,详细在《年报》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公开,确保透明度。未来,公司会积极配合香港交易所的要求,参考ISSB标准等国际准则作出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