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临终前尽杀其妻妾和孩子

发布时间:2024-08-23 10:05

张献忠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事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民起义、江口沉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他被称为杀人狂魔的争议一直存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他的这一指控或许并不全然属实。这一定程度上为四川人口减少澄清了责任,其中满清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张献忠出身贫苦,崇祯三年(1630年),以米脂十八寨回应王嘉胤起义,自称八大王,后自成一军。崇祯七年(1634年),率部攻信阳、邓州,进入应山(今属湖北)。次年,与高迎祥大举东征,转战今豫、鄂、皖各地。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与明总兵左良玉、陈洪范战于郧西(今属湖北),失利,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驻兵穀城(今属湖北)。次年再度起义。

崇祯十六年(1643年)攻克蕲州、蕲水(今湖北蕲春、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称西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取四川,在成都即位,号大西国,年号大顺,改成都为西京。

后清兵南下,拒战不利,退出成都。顺治三年(1646年),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兵射死。 

张献忠的形象深受历史记载的影响,这些记载未必全面客观。他临终前对待自己的决绝程度超乎想像。

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为了北上陝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据史书,张献忠“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 接著,分其兵为四,并命令四位将军,各率兵十多万向陝西进发。九月间,张献忠率部离开成都,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后张献忠中箭而死,年仅40岁。

在他攻打陕西前夕,他放弃了成都,却惊人地杀死了所有妻妾和孩子。传言称他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他的儿子过于胆小,不符合他英雄的标准;其次,他决意要与清军决战,不想留下牵绊。

清军试图诱使他投降,承诺富贵生活,却未能动摇他的决心。最终,他失败不是因为实力不及,而是手下出了内奸。

受伤后,他命令手下归顺明军。尽管他曾与明军为敌,但面对清军的强大,他认清了共同的敌人,因此决定联合明军抗清。张献忠这些行为让人重新审视他的形象,或许他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类为一个凶残的暴君。历史的记载往往片面,张献忠的事蹟也许还有更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在明末声势浩大,席捲全国的农民起义中,他领导的队伍卓有战绩,称雄一方,是推翻以崇祯帝为首的朱明王朝统治的重要方面军,也是李自成大败后重整旗鼓的重要借助和支持力量。

他的起义,反映了革命农民的利益,而他的生活道路,又有明显的农民阶级的缺点和局限性。 

封建文人与资产阶级学者,将他描绘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嗜杀成性的神经病狂。

不过,张献忠在四川的统治没有给任何一个阶层带来好处,他身上彰显出来的人性之恶,是使其在四川无法立足以及使得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在不间断的战乱中变得更加残破不堪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丧失理性的人居于权力之巅时,他所能展示出的只是无比巨大的破坏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