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陪都南京,“守备制度”体现皇权

2024-06-10 10:24

明代自永乐迁都以及宣德朝之后逐步形成了“两京制”,即首都北京和陪都南京。南京作为故都,除了没有皇帝之外,其他衙门基本都有设置。南京距离北京较远,那么朝廷是如何加以控驭的呢?

早在永乐十一年成祖北巡时,便下旨让靖难功臣永康侯徐忠协助太子留守南京,协助太子处理南京军务。也就是从徐忠开始,便有了“守备制度”的雏形。

成祖最后一次北征于途中驾崩,仁宗充满即位,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为了确保南北两京的局势稳固,尤其是南京不驻皇室,故仁宗认为需要派遣勋戚留守以体现皇权的存在,这也是南京守备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

把南京交给勋戚只是权宜之计,皇帝并不完全放心,需要採取制衡策略。仁宗以勋戚守备南京的同时,还派出数名守备太监,及由文臣充任南京参赞机务的制度。

也就是说,南京的最高军政长官共设有守备大臣、守备太监、参赞机务三个岗位,以达到彼此牵制的作用。

当然,职务设置也需讲究主次,仁宗朝南京诸守备大臣中,名义上政治地位以守备勋臣最高。正常情况下守备勋臣之下还会设置一个协守勋臣,作为守备勋臣的副手。

大明历史上第一个南京守备勋臣是襄城伯李隆,根据文献的记载,李隆镇守南京的时候上下官僚无不敬畏,政治地位极高,权力也极大。

仁宣两朝,只要是被派往南京充当守备大臣的,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勋臣。如成化、弘治年间的守备大臣成国公朱仪,就是两朝皇帝的绝对亲信,南直隶所有的军政、民政以及漕运等事,只要朱仪上奏,皇帝无不允准。

然而,守备勋臣只是南京名义最高的军政长官,实际上从明中期开始,作为皇帝最直接的代表守备太监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重用宦官是明代一个基本的体制,在京有司礼监牵制内阁,在边疆有监军太监监督大将。同样南京作为陪都,守备太监代表的是皇权,自明中期以后,风头完全盖过守备勋臣。

南京参赞机务最初的时候,不过是守备勋臣的佐贰。参赞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理解,明显带有辅佐、谋划的意思。明初时很多文臣都以参赞的头衔,被派到军中参佐。

随着明中期“以文统武”的制度在全国逐步推行,统兵文职大臣主要领总督、巡抚、提督等高等级的钦差官衔,或兼领“赞理军务”职衔,文臣有了这个兼衔就从法律层面被赋予了节制各级武职的功能,这与后来总督兼兵部尚书衔的性质是一样的。

自明代督抚制度正式建立后,南京参赞军务一般由南京兵部尚书兼领。而且明中期以后,南京参赞机务的权势也在不断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压过守备勋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