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委会改革︱议员批医生占比过重成拦路虎,李夏茵:持开放态度

2024-05-23 13:50

香港医务委员会改革早于2016年已闹得满城风波。自由党党魁张宇人今日(23日)在立法会提出“改革香港医务委员会”议员议案,他狠批医委会维护行业利益变成“阻挠医疗改革的拦路虎”,而主因是医委会中医生成员占比过重,私家医生的占比更足以“使小我利益凌驾公众利益”,促请政府尽快改革医委会。

张宇人轰“医医相卫”专业凌驾公众

张宇人指,医委会负责处理医生注册、筹办执业考试、制定专业手则和就公众申诉对医生进行纪律聆讯及处分等职能,目的是要保证香港医生具备良好专业水平,以维护病人利益,但在公众心目中,每当提起医委会,总是联想到“医医相卫”、保护主义及专业自主凌驾公众利益等负面评价,指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极大的落差,更形容“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十年,关于医委会拖延处理医疗失误投诉、纪律聆讯结果“不负众望”、医委会筹办执业考试“难过登天” 、海外医生来港执业关卡重重等指控时有所闻,以致海外港人医生回流受阻,公立医院医生人手严重不足,病人轮候时间极长,医疗事故不断发生。

他提及,过往近十年多次提出改革医委会的建议,均未如理想,即使在2017年修改医委会中业内业外成员比例达至原先构想中的三比一,但无需经政府委任的成员比例由原来的50%大幅升至63.5%,导致2019年讨论放宽海外专科医生在通过执业考试后可豁免实习期,以改善公立医院人手不足的问题,相关4个方案全部被否决,引起公立医院前线医生极大愤慨,与公众舆论同仇敌忾,要求进一步改革医委会。

张宇人提醒新晋议员,在打击医生保护主义的问题上,立法会应当仁不让,并且可有成果。

陈永光:不认同医委会有“医医相卫”及医生霸权情况

身兼中医师的民建联议员陈永光表示,支持在不影响医委会专业自主的前提下可适量检讨改革医委会。又指自己作为中医师,认为规管本港医生法定机构需专业自主,如以行外人管行内人将会对专业的医疗发展和医疗服务带来较大影响。他续指,不认为医委会有“医医相卫”、医生霸权的情况,但期望日后医委会能够更积极与各界多沟通,提高透明度。

黄国:医学英语试合格率逾八成

工联会黄国提出修正案,指改革医委会解决医生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及保障和促进病人权益,需优化非本地培训医生执业资格试及注册制度、改善病人投诉医生机制,以及提升纪律研讯效率和公正性。他亦提到,根据医委会统计数字,医学英语技能水平测试,包括内地考生在内,过去十年的整体合格率普遍超过八成,证明英语水平并非问题所在,但在专业知识考试方面,每轮的合格率长期处于百分之二十内,最多亦少于百分之四十,多位以英语为母语或接受西方医科教育的国外考生均未能合格,可见执业试的艰深。

李夏茵:按部就班推进医疗健康政策

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指,香港的医护专业水平在全球所有发展的经济体系中名列前茅,有赖各个医护专业多年来在各自领域中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信誉。她强调香港医护专业奉行专业自主原则,专业有责任去订立、管控、提升专业水平,又表示政府高度重视医护专业水平和措施,确保医疗健康服务的质素是符合标准,不时检视医疗专业的规管制度,确保有关管理局及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模式与时并进 ,并符合社会要求。

李夏茵指,面对医疗发展日新月异,任何机构都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不能故步自封,医护专业和医护的规管机构亦必须秉持自我革新精神,以贴合世界发展潮流和社会期望。她续指,政府已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护士注册条例和牙医注册条例的草案,增设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护士和牙医的新途径,同时令规管制度与时并进,当局会按轻重缓急,按部就班地推进其他市民相关的医疗健康政策措施。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