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对华关税百加斤,波澜岂会不惊

2024-05-23 11:27

欧盟中国商会(CCCEU)近日发布新闻稿指出,中国政府可能考虑提高从欧盟、美国进口的大型引擎汽车临时关税至25%。外界认为这是中国对美欧对话加征关税的反击,也预示着新一轮贸易战开启。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中以检讨前总统特朗普对华开征惩罚性关税政策为由,向中国7大关键领域产品猛增关税,包括增加太阳能产品、芯片关税一倍,由25%加至50%;增加电动车电池、钢铁和铝产品关税两倍,由7.5%加至25%;电动车关税更由25%,暴增至100%;另关键矿物、港口起重机、医疗器材等,关税由0增至25%或50%。外界认为拜登此举意在大选抢票,美国大选今年11月举行,目前,拜登与他的老对手特朗普支持度有所区别。双方再打中国牌,特朗普曾在竞选中说,如果当选,他将给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特别指出,如果他11月败选,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将面临“血雨腥风”。拜登上月特意就选在匹兹堡面对钢铁工人的演讲中提议对中国钢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就是为了在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这样的摇摆州获胜。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购买的中国钢材和电动车微乎其微,拜登狙击的入口中国货,涉及金额180亿美元,只佔美国入口中国货的4.2%。且拜登上月还与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又派财长耶伦、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并邀中国气候特使本月访美,营造中美仍可合作,安抚中国免其翻脸。分析认为,拜登在博选票的同时又不想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因而猛加关税但“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对华关税百加斤,波澜岂会不惊?

首先面临冲击的即是美国消费者,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出面称,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新关税,将保护美国公司和工人,不会伤及美国消费者的钱包。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措施是在对消费者征税。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更是认为,“美国已经终结了一个数十年来欣然接受对华贸易并重视廉价产品好处的时代。”

对中国而言,中国最需要的是和平国际环境,让中国开拓国际合作、解决自身经济瓶颈,与美欧打贸易战绝不是最佳选项。且就当下趋势来看,今后美国对华关税惩罚范围还可能继续扩大,形成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两线博弈的格局。此外,中国还要面临美国盟友欧洲是否跟进的局面。

而放眼全球视野,贸易战再起,可能再一次深度影响“全球化”发展。美欧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批评,拜登加关税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令供应链碎片化,并引发报复行动,或令全球经济付上高昂代价。该组织并警告,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最坏情况可拖累全球GDP减少7%。未来,美欧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引发贸易战升级,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