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奖揭盅,4美国学者获奖,颁奖礼11月举行

2024-05-22 15:25

今届邵逸夫奖得奖结果昨揭盅,理事会公布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天文学奖,以及数学科学奖得主,4名得奖者均为美国学者。其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座教授斯图尔特.奥金,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及主管邓瑞丽,凭借研究治疗镰状红血球贫血症和乙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组编辑疗法,获颁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至于天文学奖及数学科学奖的得主,则分别获表彰其对超新星等可变或瞬变天体的发现,以及研究素数的分布。

今届邵逸夫奖3个奖项,共有4名美国学者获奖,每项奖金有120万美元,颁奖礼将于11月12日举行。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由邓瑞丽(Swee Lay Thein)与斯图尔特.奥金(Stuart Orkin)夺得,两人将平分奖金,即每人获60万美元。

邵逸夫奖揭盅

研基因组编辑疗法

镰状红血球贫血症和乙型地中海贫血症是影响全球逾2000万人的血液疾病,前者患者多为非洲血统。邵逸夫奖理事会成员、中文大学副校长陈伟仪解释,两种疾病分别由血红蛋白异常或不足引起,镰状红血球贫血症患者因红血球变硬而无法通过微丝血管,出现严重贫血、身体疼痛及血液带氧机能下降,乙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则需靠定期输血治疗。

邓瑞丽从研究中发现一个名为“BCL11A”的基因是胎儿血红蛋白的主要调节因子,而斯图尔特.奥金通过小鼠研究中发现,只要在血液干细胞中使用“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删除“BCL11A”基因的特定位点,令该基因的表达受抑制,便能重新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产生,令镰状红血球贫血症患者摆脱镰状细胞危象和贫血,乙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亦毋须依赖输血。

美国福泰制药公司根据两人的发现,制造名为“CASGEVY”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疗法,去年底成为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疗法。

至于天文学奖,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讲座教授史里尼瓦斯.库尔卡尼(Shrinivas R Kulkarni)夺得,表彰其对毫秒脉冲星、伽马射线暴、超新星及其他可变或瞬变天体的开创性发现,包括运用“史维基瞬变探测器”发现一颗吞噬其行星的恒星等。数学科学奖则由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讲座教授彼得.萨纳克(Peter Sarnak)夺得,表彰其将几何学等6个数学研究领域结合,发展出薄群的算术理论和仿射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