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45周年座谈会,赵建总领事强调:中美应携手同行

2024-05-22 15:00

5月17日下午,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赵建总领事针对中美建交45周年,与当地华文媒体举行了座谈会。

座谈会中,赵建总领事称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保持了总体稳定,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发展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合作领域之广、利益交融之深、辐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如何正确相处是未来几十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仅事关两国17亿多人民的福祉,也深刻影响全人类的前途命运。今天的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两国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没有变,两国人民希望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没有变。我们理应回顾建交初心,携手一道前行。

赵建总领事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成功举行历史性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在政治外交、经贸金融、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和成果,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也不能承受的。中国愿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从不赌美国输,也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同样,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中美双方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这应该是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拜登总统承诺,美国乐见中国发展富裕,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寻求同中国“脱钩”,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中美建交45周年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赵建总领事,17日在领馆召开记者会,详谈中美关係与台湾等问题。 梁敏育摄

中美各层级各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对话沟通,有关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近期,中美元首再次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努力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欢迎。然而,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负面因素仍在上升积聚。症结在于美方秉持错误中国观,将中国定位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坚持零和思维。一些人主张对华打压遏制,“脱钩断链”,导致两国关系问题不断。

一、经贸问题

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中国将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开放的大门,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提供更多新机遇。过去45年的务实合作充分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互利共赢性质。当前,中国是美国4个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38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仅对华出口就为美创造了100多万个就业岗位。7万多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年利润超过500亿美元。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扩大务实合作,追求中美双赢和世界共赢。

(一)“产能过剩论”

近期,美方一些人士持续宣扬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等领域的巨大产能,对美国企业利益构成挑战。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一方面,国内新能源市场购销两旺,产能和市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在国内销售,销售到国外的只佔很小一部分。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这些数据都表明,全球新能源需求潜力巨大,中国产能远未“过剩”。美方一些人认为中国产能过剩论,实则是霸权焦虑过剩。

(二)301关税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频繁对华施加单边制裁,滥用301关税,不择手段地打压中国的正常经贸科技活动。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政治操弄、霸道霸凌,违背了拜登总统“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精神,严重影响双边合作氛围。世贸组织已明确作出结论,美国的301关税违背世贸规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据穆迪公司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加征关税是不利于美国消费者、清洁能源产业与社会发展的下策。

二、台湾问题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0多年前,台湾曾被日本侵略者武力侵佔50年。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款必须实施。二战结束后,台湾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回归了中国。1949年以后台海两岸的政治对立实际上是中国内战的某种延续,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不容置疑也从未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台湾问题最根本的现状。两岸必将实现统一,这是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台海局势持续紧张,根源在于主张“台独”的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岛内全方位推行“去中国化”,大肆推进“渐进式台独”,公然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联系,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迫害打压岛内支持统一的人士和组织,肆意挑动两岸对抗。简单地说,民进党当局、“台独”势力妄图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现状,推动“台湾独立”。台湾当局还千方百计寻求美国支持其“台独”议程,妄图“倚美谋独”,要把美国绑上“台独”战车。事实非常清楚,“台独”分裂势力是对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对于台湾当局分裂国家、推动“台独”的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必然要坚决采取行动予以应对。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是向中国人民作出过严肃庄重承诺的。美方在1972年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在1978年底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方明确承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遗憾的是,近年来美方不断虚化、歪曲、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不断提升美台官方交往,大肆对台售武,对此,中方的立场的明确的,民进党代表不了台湾人民。选举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也改变不了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历史大势。

一个中国原则是对台海现状最清晰、最权威的界定,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是判断是否改变台海现状的根本也是唯一标准。中方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但决不允许任何人搞“台湾独立”。

中方真诚希望美方能同我们一道相向而行,共同推动落实两国元首会晤重要共识,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支持两国各领域交往合作,延续中美关系企稳向好势头。驻芝加哥总领馆将一如既往为两国合作牵线搭桥,向各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积聚更多正能量。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