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龟山汉墓,被称“东方金字塔”

2024-05-22 12:33

龟山汉墓,是徐州龟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位于江苏徐州市鼓楼区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宫殿。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每条甬道有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封堵。 

龟山汉墓有许多不解之谜,因此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龟山汉墓是徐州已发掘的8座楚王陵中除狮子山楚王陵外最值得探访的一处。它开凿于鼎盛的汉武帝时期(—127年),历时13年完成。墓主刘注是第六代楚王(楚襄王)。

这座宏伟的地下宫殿是刘注夫妻的合葬墓。与通常合葬意义的区别是合葬于同一座山中,安眠于不同的墓室。各自有一条长长的墓道通往龟山的西麓。两条墓道相距19米,彼此平行。在墓室间有一条通道。夫妻俩的亡灵既有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又可以互相走动,真是一种很理想的相处方式。

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进入甬道,只见四面石壁上都是一条条錾子开凿的痕迹。石面夹角规范工整。右上角有一条细细的红外线与甬道平行而射。由此测量出这56米长的甬道,从头到尾沿中线偏差仅5毫米,精确度高达万分之一。

想想两千多年前的工匠们在暗无天日的墓道中,一锤锤、一錾錾,和着汗水和血泪敲打了多少年,才留下这生命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汉代盛行灵魂不灭、祖先崇拜和儒家孝道思想,普遍认为“人死辄为鬼神而有知”,由此产生了“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因而天下普遍厚葬,贵胄王室更是极尽奢华。龟山汉墓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平方米,几乎将整座小山掏空。主次分明的15间墓室大小配套、一应俱全。有前殿、寝宫、书房、兵器室、车马厩,还有厨房、卫生间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一锤锤凿石而成。那时还没有水泥,但整个石墓里未见接缝、浑然一体,好像是在一块巨石中凿成。

刘注的银质私印,刻于西元前2世纪。印体积不大:高1.7厘米,印边长2.1厘米。上面是阴刻小篆体“刘注”二字。别小看这枚小小的印章,它对断定墓中人是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的失窃使对墓主的确定整整推迟了五年,而由于它的出现,龟山汉墓是徐州楚王陵中墓主最确定无疑的一处。

说起这楚襄王刘注,思维和普通人还真有点不一样。他让人刻了一个叫“第百上石”的石碑,嘱咐在他死后放在他的墓前。大致内容是:我虽是一代楚王,但墓中没有陪葬什么值钱的东西,恳请就不要扒动他的墓穴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