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哥大学生抗议,今昔情势迥异

2024-05-02 12:42

美国学生抗议以巴战争的示威活动越演越烈,在著名的学运发生地哥伦比亚大学,再次发生学生占领校舍,纽约市警方在不到一天之内逮捕驱离;洛杉矶加大的两派学生深夜爆发冲突,校方因而停课;然而,美国其它各州甚至世界各地校园持续发生抗议事件,部分校园可能进入一个燥热不安的五月。

纵观全球各国,在哥大四月行动开始之后,在英法澳等许多国家校园跟着进行。从德国到澳洲,从科威特到黎巴嫩,从埃及到拉马拉,许多学生们占领校园的中心位置,挥舞着标语牌,呼吁结束战争。也许这些学生的抗议无法改变国际政治的诡谲,然而政治人物的压力更大,情势也变得更为复杂。

自去年十月以哈战火爆发之后,挺以、挺巴群众的对立明显,双方相互指责。其中,校园内的犹太学生感到不安。在东北大学,发言人指控,该校的挺巴人陈抗已遭类似职业学生渗透,利用激烈又充满敌意的反犹污辱和毁谤,言行显然越界;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犹太学生指控遭到阻挡在教室外,影响到他们的受教权;在南加大出现纳粹的标记。也因此多位国会议员谴责这些逾越界限行动。

支持巴勒斯坦的学生有许多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巴勒斯坦无辜被杀的人士,尤其大部分是手无寸铁妇孺,并指这次以军几近种族灭绝的狂轰滥炸,已经大幅降低全球对犹太人悲惨过去的同情,还有评论指责美国部分政治人物及主流媒体双重标准的伪善;还有人认为,这也可以看出为什么TikTok短视频媒体存在的重要性,可以将主流媒体不播或忽略的议题散布出去,维系着社会多元言论及声音。

此次抗议首先在校园内札营的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学运占著重要地位(在56年前哥大的反越战示威中,汉弥尔顿大楼同样首先遭到占领),因此更令人关注。在该校阿拉伯裔的校长四月底被传唤到国会听证,承诺会严肃处理校内安全。此举似乎更激化彼此的行动,也如同形塑了哥大情势指标性的意义。

有人比较哥大半个世纪以来两次学运的异同,相同的是,两者都有着反战诉求、通货膨胀、族群对立等政治、经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不同的是,当年许多教授师长保护学生站在第一线,抵抗警方进入校园;这次哥大的校长处理得更明快,由此也可以看到校长面临压力时,角色的转换有多大,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撇开第一线的抗争来看,社会势力的角力普遍存在于美国社会各个层面。其中,透过国会听证会传唤精英大学校长,这些藤校最终在压力下作出不同的回应。学生的言论自由和公共安全如何拿捏,每一方的立场无可闪避。相信未来学者回顾这一段历史,将会重新诠释自由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衡量言行的标准。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