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为何突然神秘消失,或与“海啸”有关?

2023-09-28 17:06

关于中国良渚文明为何突然消失,目前有“洪水说”“战争说”“瘟疫说”“台风说”“陨石撞击说”等5种解释。根据科学分析,笔者认为这些解释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都不足,因此提出了第六种解释“海啸说”。从《淮南子》的记载和《三皇五帝年表》《竹书纪年》推定,这次大海啸发生在大禹治水之前,就是黄帝崩、颛顼即位之年,即距今4316年前,这个时间正好与良渚考古和“台风说”惊人的吻合。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的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至4300年,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周边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文明为什么突然消失?这个问题困惑学术界多年。

此前,已经有“洪水说”“战争说”“瘟疫说”“台风说”“陨石撞击说”等5种解释。考古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洪水说”,即史前大洪水毁灭了良渚文明。

然而,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张华团队在考察地质沉积时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如果说良渚古城是被洪水淹没的话,地质沉积中的海洋藻类和咸水微体古生物从何而来?地质沉积物显示,良渚遗址有被海水入侵的明显痕迹,说明当时淹没它的可能不是河水,而是海水。

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良渚文化层和其上覆盖的自然淤积层呈现不整合的接触面,且有砂质团块、树桩等混杂于基础面,说明这里曾被高强度的水动力活动扰动过。

根据这些事实,王张华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4500年前,一场特大风暴潮(台风)在良渚遗址附近登陆,巨浪滔天,风暴潮淹没了农田、摧毁了房屋,给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带来一场灭顶之灾,毁灭了良渚文明。这就是良渚文明消失的“台风说”。他们还进行了数值实验模拟,结果很吻合。

模拟还发现,台风袭击后约120年间,长江口-杭州湾的相对海平面上升了近1米。王张华团队采用光释光测年技术,测量了鱼山遗址风暴地层的石英矿物,确定了风暴发生年代。同时还结合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手段,探查了地层中的炭屑和植物碎屑的年龄,又对比了邻近的田螺山遗址地层测年结果,将风暴时间界定为西元前2560年前后,即距今大约4580年。

王张华团队的论证最科学、最靠谱、最可信,他们最大的创新是把“洪水”明确为“海水”。但是,根据笔者的研究,台风海潮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海浪也没有那么高,毁损面积也没有这么大,笔者认为应该是海啸毁灭了良渚文明。也就是说,当时在中国东部沿海发生了一次巨大海啸,摧毁了沿海文明。

“海啸说”不同于“台风说”,关键在于动力机制的差别。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产生的破坏性很大的海浪,形成“水墙”“水块”,先退后涨,反复多次,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能够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大量生命财产。台风(飓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的强烈空气旋涡,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和海潮侵袭。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规定,人们所惯称的台风,现改称为热带气旋。全球每年出现的热带气旋(含台风和飓风)大致有约80个,大约76%发生在北半球。中国沿海是经常受热带气旋袭击的地带。热带气旋海潮是在海面上由气流引发形成的巨浪,浪幅较小,水量有限,对海岸及陆地的冲击没有海啸那么大。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