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风景秀丽的龙津河边,有一座外墙素白的两层仿西式小楼,这里是彭湃的故居。彭湃是广东最早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的领袖,是中国农民运动先驱,被称为“农民运动大王”。
彭湃是广东省海丰县人,1896年10月出生于一个工商业兼地主的家庭,在当地是个富甲一方的大家族。彭湃的母亲周凤出身穷苦农家,自幼被卖到大地主家里当婢女,而后被彭湃父亲纳为妾侍,地位低下,从小彭湃便目睹了农民的贫苦和社会落后黑暗的状况。
家人本来期望彭湃读书做大官,承继家业,光宗耀祖。然而,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归来的彭湃,不愿做官,而是挣脱家规祖训的羁绊,带头闹起了革命。
初时开展农民运动,彭湃头戴白通帽,身穿学生装,足登帆布胶鞋,到村子里进行宣传活动。可是,村民见到他,却误认为是下乡勒索苛捐杂税的官员,都敬而远之。他奔走了一整天,没有人敢来与他攀谈。
几番碰壁之后,他找到了村民不愿意与他接近的原因:自己对农民讲话过于文雅,穿着也与农民不一样。于是,他脱下了学生装,身着粗布衣裳,头戴竹笠,赤着双脚,到农村与农民拉家常,广交朋友,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渐渐地,村民们愿意与他交谈,专心听他的演讲。
彭湃曾在自家门口邀请农民看戏,戏演完后,他拿着一大捆田契登上戏台,宣读田契所写的内容、地点、亩数和佃户姓名,然后当众烧毁,他的举动争取到广大农民的信任。
1922年7月,彭湃在海丰与志同道合的张妈安、林沛、林焕、李老四、李思贤5位农民,秘密成立了“六人农会”。之后,力量不断扩大,成立了赤山约农会。很快,农民运动的点滴星火,在海丰县内猛烈燃烧起来。
1923年元旦,海丰县总农会宣告成立,会员达10万人,由彭湃任会长,这是中国大地上第一个县级农民协会组织。4月,彭湃在陆丰县成立了陆丰县总农会,会员有3万余人。
1924年4月,彭湃赴广州领导农民运动,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届、第五届农讲所主任和骨干教员。
1927年10月,彭湃策动海陆丰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
1929年8月24日下午,由于叛徒告密,彭湃被捕。6天后,彭湃被秘密杀害在龙华淞沪警备区内,年仅33岁。
彭湃的妻子蔡素屏在丈夫的影响下,扔掉裹脚布,变卖首饰支持革命。1926年2月,蔡素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当选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主任。1928年9月,因叛徒告密,蔡素屏被杀害。
彭湃之子彭士禄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4岁时双亲因革命牺牲,他过起了四处流亡的生活。他对父母并没有太多印象,唯一的一张与父亲和哥哥彭绛人的合影,对于彭士禄来说弥足珍贵,照片上有彭湃亲手写的字“彭湃及他的小乖乖”。
彭士禄先后被20多户民众庇护收养,他曾说过:“我有二十多个爸爸妈妈,他们都是贫苦善良的农民,对我特别厚爱。”他也曾两次被国民党逮捕入狱,最终被共产党地下党营救。1949年后,彭士禄投身核能事业,成为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作出了开创性工作。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