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两地紧密互动,共促绿色发展

2022-06-04 14:17

原标题:两地紧密互动共促绿色发展

属于边界禁区的沙头角码头,昨日起开放予旅行团进入,于试验计划下每天容纳6个本地游旅行团,之后将审视成果以便研究进一步开放沙头角墟。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放仪式上表示,这是去年《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公布以来的重要一步,沙头角一带将与深圳组成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港深会携手合作倡议生态保育及生态康乐旅游等发展,促进两地紧密互动,深化两地“双城三圈”的策略性空间布局。

不必讳言,对于沙头角,一般市民踏足少、认识同样少;理由无他,除了基于位置偏远,还因自1951年起划为禁区,未持“禁区纸”进入沙头角可判监2年。然而,这个位处香港最东北面的边陲地块,由于人流较少、发展较慢,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区内亦有很多传统乡镇,尤其保留了客家民俗风貌,加上由沙头角上船外岛旅游,可以方便到访大鹏湾、印洲塘的世界地质公园,可见沙头角极具绿色发展潜力,是香港一块尚待琢磨的宝石。

随着两地加强合作发展,在大湾区概念及北部都会区概念双重加持下,沙头角亦充满了未来想象空间。北部都会区的“双城三圈”空间概念,东面一圈便为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开放沙头角墟及沙头角码头,便可作为圈内生态保育和绿色旅游的支点。《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要研究长远开放沙头角所必需的配套,包括需要增设的边境保安设施、法例修订、研究土地用途、整顿违例建筑物等。沙头角对面的深圳盐田区,亦为加快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积极对接,譬如推出深港东部休闲度假、离岛旅游等“一程多站”跨境旅游产品,打造梧桐山、红花岭、八仙岭郊野公园生态走廊,甚至探索港铁线路延伸至沙头角口岸。事实上,盐田区的发展远远跑前沙头角,深圳地铁2号线早于2020年10月开通了沙头角站;为促进北部都会区发展,港铁北环线东延部分将扩至打鼓岭、香园围,虽不会延到最东北隅的沙头角,但透过沙头角公路陆路出入亦势较前方便,而长远亦可研究进一步优化区内运输基建。

不仅如此,沙头角的禁区限制必须进一步放宽,现在开放旅行团到沙头角码头的试验计划乃是逐步解禁的第一步而已。港深之间存在禁区,除了保安理由如打击走私、偷渡之类,好大程度乃历史遗留问题,今时今日好应与时并进作出调整。自2008年起,港府已将边境禁区的陆地覆盖范围,从2800公顷大幅缩减至400公顷,这不单有助纾缓香港土地不足问题,亦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大湾区建设。事实上,当深方边界已是大厦林立,港方边界却仍一片荒野,景象岂不匪夷所思?当然,这对保育分属好事,沙头角一带亦因此有条件打造生态康乐旅游圈,但保育和发展诚可平衡兼顾、并驾齐驱,用好相关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丰富两地居民的休闲生活选择,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素,肯定都有利无弊。

开放沙头角、用好沙头角,让两地紧密互动,共拓绿色旅游,推动北部都会和大湾区的概念落实,各界绝对乐见其成。

顶图:3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左一)于码头栏杆挂上以沙头角鱼灯舞为设计概念的木制鱼挂饰。中通社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