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近来遇到的倒霉事真不少。
第一件是新冠疫情。香港加上海,病亡人数目前已经快要过万了。官方通报,多数死者是老年人,且都有基础疾病。如肿瘤晚期、慢性肺病、急性冠脉综合症、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等等。他们入院后,原发疾病迅速恶化,最终抢救无效而死亡。
医学上作出的结论,死亡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意思是说,死者虽然感染新冠病毒,但不足以致死,致死的直接原因还是病者原有的基础病。这样一来,老人们就不能不害怕了。因为上了一定年纪,谁都有一点基础病。有了基础病,在一个不设防或防范不足的社会环境里,很容易沾上新冠病毒,一旦沾上,死亡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这是不是很倒霉的事情?!
第二件是网络陷阱。网络犯罪是中国近年急升的犯罪类型。官方统计,去年十一个月之内,全国破获的网络诈骗案件高达三十七万多起,捕获嫌犯五十多万多人。这些案件形式多样,种类繁杂,常见的主要有”保健品诈骗”、”免费领红包诈骗”、”以房养老诈骗”等,受害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数。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调查显示,被访老人中有百分之十七曾在网上受骗,其中四成以上是保健品诈骗,接近四成是免费领红包诈骗。
为甚么老年人容易在网络陷阱中受骗?原因并不复杂。一是中国老年人多,即将突破3亿。与此相关,老年网民也越来越多。据第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去年六月,老年网民达到一亿两千三百万人,在全国十亿网民中,六十岁及以上的占百分之十二点二。二是老年网民多属互联网领域”新人”,对网络生态不熟悉,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网上信息不善辨别,不法分子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实施诈骗,往往容易得手。
为了防止老年网民继续受害,中国警方从去年开始,分别从多个方面打击网络犯罪集团。在语音诈骗方面,从去年初到今年四月,捕获疑犯六百一十余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为网络诈骗搭建固话语音专线的犯罪集团。在反境外诈骗方面,去年以来破获非法出境集团一万多个,查处相关刑事案件五千三百多起,抓捕疑犯四万多人,挤压了境外犯罪集团的生存空间。在机构”内鬼”方面,去年查处金融机构和通讯企业内部人员五千多名,堵塞及管控了新型洗钱通道。在技术防范方面,中国国家反诈中心去年推送预警指令四千多万条,运用大数据查出预警线索四千多万条,帮助六千多万名民众避免受骗。
然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的网络犯罪集团行骗已非一朝一夕,在长期的犯罪过程中积累使用了不少隐蔽手段,建立了依托黑灰产业交易网,连接上下游关联节点,编织起黑灰产业链的网络诈骗产业。在这种产业化的诈骗犯罪全链条中,幕后组织策划者、出资者、资源提供者,无须直接出手犯罪,尤其是境外大型诈骗集团,总是披着合法经营的伪装,以公司化的形式运作,提供资金和技术,让周边的小喽罗出面活动,就可获取暴利,幕后”大鱼”还不易拘捕,这才是网络犯罪能够持续多发高发的根本原因。加上不少上了年纪的受害者,对现代条件下的非接触式网络犯罪警惕不够,轻易就把个人的财务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身分证号码,以及人脸、指纹等信息透露给别人,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人非法采集和滥用,个人财产安全一再被侵害。这也是中国老年人不断受害,警方却难以及时阻止,实施技术反制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