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从这里飞起来》剧照
《星岛日报》报道,由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作为主创人员的华语原创戏剧节将于本月15日到17日在曼哈顿西村224号Waverly剧场举行,戏剧节将推出两部原创作品《声的弥散》和《蝴蝶从这飞起来》,从不同角度关照生老病死和代际传承的主题。 戏剧节总制作人、纽约大学新近毕业生赵康登说,希望以戏剧节的形势拉近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地社区的联系,同时也为热爱戏剧艺术的华人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赵康登在纽约大学读书时主修传媒和文化传播、副修艺术制作。 2019年由她担任副制作人的中文舞台剧《我,唐吉诃德》在纽约首演,这部由留学生担任主创人员的剧赢得了众多好评。 赵康登说,《我,唐吉诃德》的制作过程让她感受到中国留学生和本地华人对戏剧的热情和他们身上的才华。 她发现艺术创作特别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也意识到华语剧大多是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推广的局限。 而同时华人艺术家在发展机遇、资源上有很多限制,百老汇外百老汇剧角色适合华人的不多。 这些让她产生了以戏剧节将人与人联系起来,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孵化作品的机会的想法。
戏剧节节从2019年末开始筹备,2020年初两部原创作品已经排演到接近成熟,但疫情来袭戏剧节只能暂时搁置。 2021年夏天一些疫情离开纽约的留学生开始陆续回到纽约,之前参与戏剧节筹备的剧组成员大多有回归到团队中。 但经过了疫情的冲击,从主创人员自己到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对生命的思考也因此更加厚重。
这次戏剧节上推出的两部原创作品,都是主创人员在疫情期间的新创作。 其中《声的弥散》是艺术总监姚震宇的中文剧本首作和杨舒妍的导演首秀,以2008年前后历史事件和个人故事穿插,从千禧一代的视角回看童年。 《蝴蝶从这里飞起来》是吴嘉玲(Aileen Wu)的导演首秀和王雨盾的剧本首作,通过一个家庭因为亲人去世,回看过去、折射出人如何应对生老病死。 这正是戏剧节的戏剧构作郭乃萌为戏剧节选定的生命的层理的主题,艺术总监姚震宇说:“就像沉积岩一样,我们的存在来源于我们的先辈所谱写的历史,怀旧于我们而言,不只是重温过往的回忆,更是找到再次出发的勇气。”
这两部剧将于4月15日到17日在Waverly Place 224号Waverly剧场上演,场次及购票详情参见网站:bit.ly/Mandarin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