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早日落实“健康码” 加快融入大湾区

2021-09-03 16:06

最近一个时期,从特区政府到社会各界都在谈论香港如何实践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制定目标,以及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具体安排。实际上,香港的防疫政策与内地及澳门完全不同,基本上未能接轨,香港仍然未知何时才能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自疫情爆发后,一直有消息传出特区政府会推行港版“健康码”,但迄今为止,当局从未有消息公布,究竟什么时候香港可以推出“健康码”,甚至乎“健康码”由哪一个部门负责也没有具体安排。

防疫政策未能与内地接轨

“健康码”是恢复两地正常通关最重要的安排,如果这个工作落实了,香港就能加快融入大湾区发展,参与和献力国家“十四五”规划,实现产业升级,解决香港贫富悬殊、住屋、生活困难等深层次问题的道路立即铺平了,形成市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得以实现的有利环境。

可惜的是,现时即使已接种疫苗的香港居民内地返港,仍然需隔离检疫七天,若果没有接种疫苗,则要隔离检疫十四天。在这种安排之下,香港专业人士、居民,前往内地交流后,也要接受七天和十四天的隔离措施。

为什么香港不能好像澳门那样,实行“健康码”的政策并与“粤康码”互通呢?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香港的“黄丝”全力反对“健康码”政策,认为这种政策侵犯香港人的私隐,若果执行“健康码”政策,那么“一国两制”就名存实亡云云。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但是特区政府未有即时驳斥这些扰乱人心的言论,亦未有建立一个舆论导向的平台,厘清这类谣言和扰乱人心的说法。这是舆论工作上的绥靖主义。当局连这样的离谱谎言也不作澄清,实在说不过去。

第二,有一些人认为,“健康码”是社会主义的产物,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因此香港不应该实行“健康码”,确保“一国两制”得到贯彻落实。这正是把“健康码”政治化的做法,有一些人回归接近二十五年来脑筋没有改变,仍然是保留港英时期的疑中抗中思维逻辑。西方不少国家早已经实行“疫苗护照”,打了疫苗的居民可以出国旅行,可以进入饮食和文艺表演场所。“疫苗护照”其实就是“健康码”,怎么可以说“健康码”是社会主义的产物?

社会上有一些人对于具体的大事,努力表现有肩膀、有承担,宣布要做什么做什么。但是,阻碍这些大事的关键环节,偏偏忽略了,采用了慢慢来的态度。

个别行业应考虑强制接种

香港的疫情,严重打击了旅游业、酒店业、零售业、饮食业,许多中小企业处在亏本状态,许多低收入低文化的市民失去了就业机会,有部分市民一天只能吃两个面包充饥,如果治港者亲民爱民,就应该解决这样的问题,努力实现早日恢复正常通关,调整抗疫策略,乃是必须优先执行的施政方针。偏偏有人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我们需要向全世界开放。所以,对于“健康码”采取了走着瞧的政策。这样做令大批期盼两地恢复正常通关,恢复两地人员正常往来的市民,以及希望香港经济复甦的工商界人士失望。

目前香港的疫苗接种率虽已超过六成,但个别职业的接种率仍然偏低,美英都实行了医护人员、教师等职业强制接种疫苗的政策,但是香港仍然不愿执行强制接种的政策,究竟香港害怕什么?

现届立法会四十名建制派议员日前获资审会确认成为选举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建制派“班长”廖长江表示,未来选出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作为特区管治者,必须有能力解答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的五大问题,破解香港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实现良政善治。这样的取向十分积极,体现了民意。在这个前提下,要求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尽快落实“健康码”,早日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也在情理之中。

来源:大公报 作者:陈光南 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