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跌跌碰碰车队终获发牌,改善的士服务渐露曙光

发布时间:2025-06-28 16:58

政府最初提出的士车队政策的时候,社会是有期待的,但政策从酝酿到试运,整个过程都不太顺利——许多司机持观望态度,不愿做“白老鼠”;那5支可能获发牌的车队,也令人担心未必能够达到正式的营运门槛。不过,随着政府变相降低门槛,决定下月起正式发牌予5支车队,车队政策之落实似乎已无悬念,接下来的问题只是如何将车队规模进一步扩大,让乘客有更多选择而已。

“的士车队”这一概念当初之所以被提出,完全是传统的士服务差劲所造成的。车队作为一个新事物,具备不少好处,包括容许司机和乘客事先议价,做法跟现时网约白牌车看齐,这有利于提升车队司机的竞争力;同时,由于政府掌控了牌照制度,实际上赋予政府监管车队的士的权力,有利于问责。在理论层面,的士车队是好政策;在实际层面,也不无可取之处,因为在试运期间,不少乘客赞赏车队的士设备良好、服务便利。故此,进一步将这一政策落实推广,是对的。

千辆的士下月投入服务

但正如许多改革措施一样,的士车队政策不是一起步就会顺顺利利,前进的路上难免有种种障碍。5支车队原拟提供总共3500辆的士,根据政府原先要求,正式营运时的士数量必须达到6成门槛,亦即合共约2100辆。故此,当运输署预计下月底仅约1000辆的士投入服务,我们便可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并非车辆购置、系统装备跟不上,而是招聘司机的进度不理想。这个问题在试运期间已是非常突出,“有车无人揸”之下,整个的士车队政策有难产之虞。

一般相信,不少司机选择观望,原因之一是加入车队意味“丧失自由”,因为他们必须接受穿制服、工作时间固定、优先接平台定单之类的硬性规定,令他们不像“单头”司机那么自在。更大的原因是车队运作成本甚高、薪金不够吸引,所以未必足以鼓励大多数司机,特别是年轻司机“放弃自由”加入车队。倘若车队慷慨一些,愿为潜在的司机提供更优厚的奖金,诱之以利,肯定可以网罗更多人才。

政府和车队均努力吸纳人才,只是做法过于死板。确实有许多司机犹豫不决,但愿意加盟的亦不乏其人。当局早前搞过招聘会,就有逾百名的士司机到场递交申请表。但据说一些求职的退休司机不满当局要求他们交代驾驶执照年资、学历、语言能力之类的资料,不胜其烦,最终放弃交表。将来,在招聘司机的时候,可否简化要求呢?

提供优厚奖金网罗人才

1000辆的士当然不算多,数量未必足以应付市场需求。但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改革,凡事总须踏出第一步,然后才有第二、第三步。5支车队获发牌、的士车队正式落地,就是第一步。仍然迟疑的司机一定会观察车队的实践状况,再作决定。假如他们看到车队的好处,意识到收入会比做“单头”司机时丰厚,就会有兴趣加入。所以5支车队应该做好示范,一定要争气,政府亦应适时调整优化的士车队政策,这样,相信有利于扩大车队规模,让乘客有更多选择,逐步提升整体的士服务质素。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