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清宫剧大受欢迎,剧里宫中大臣向皇帝行礼时,总是要先甩两下袖子,然后才跪下行礼。秦汉唐宋、汉人政权都没有这样的习惯,到底清朝人这个动作有什么含义呢?
原来大袖子是来自中原,官员拍袖子是为了表示忠心、整理好自己的状态再来跟皇上谈正事,除此之外,还有四个重要理由。
1. 满人习俗
满族源自女真,他们生活在草原上,善于骑马射箭。为了方便骑马、射箭等剧烈活动,他们的衣服袖子窄,以便骑射。入主中原之后,满汉文化交融,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满族服饰的袖子逐渐变宽,但同时保留了他们的特色。经过改良后的满服袖子看起来像马蹄,因此也被称为马蹄袖。
2. 表示忠心
满人重视礼节,在朝拜皇帝的时候,拍两下袖子代表了对皇帝的尊重,又充满了仪式感,使整个场景显得庄严肃重。在一些重大场面,大臣们会统一地做拍袖子的动作,可以展现他们对礼仪制度的重视。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动作就融入到拜见皇帝的礼仪之中。
3. 整理状态
官员行礼之前拍两下袖子,就像拍打灰尘一样,表示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给皇帝,表达忠心,也示意自己的精神状态,愿意为皇帝效劳。
4. 两袖清风
满族人袖子宽大,里面有口袋,可以用来装钱。甩袖子就可以得知里面有没有放钱,官员向着皇帝甩袖,可以展示自己是清官。
5. 防暗杀
寛大袖子的可以藏钱,自然也可以藏一些暗器之类的东西。为了保证皇帝的人身安全,大臣行礼时拍两下袖子,示意自己没有私藏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