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在明当选韩国第21届总统,不但揭开韩国政治的新一页,韩国经济也迎来新舵手。尽管在新总统行情带旺下,本周韩国股汇表现亮眼,KOSPI指数5日收在2812.05点,重新站回2800点关卡以上,为连续第3个交易日上涨,并重写11个月新高点。但同日韩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建设投资、居民消费等内需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25年第1季GDP较2024年第4季萎缩0.2%,为9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负成长。
▲重振经济成为韩国第21届总统李在明的优先要务。(图/路透社)
据中时新闻报道,在内需疲软以及美国激进关税政策的双重挑战下,重振经济显然成为李在明无法逃避的优先要务。而李在明上任后签署的第一项行政命令就是成立紧急经济回应小组,正反映出他明确了解到解决经济问题刻不容缓。如今市场已对李在明政府的经济政策表达了高度的期望,就看这位韩国首位工人出身的总统是否真能实践他竞选时的豪语,带领股市迈入“5000点时代”。
韩国首位工人出身的总统
据《韩民族日报》报导,李在明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贫困、劳动、暴力等状况的理解并非来自书本,而是亲身体验。他曾自称,“不是土汤匙(出身贫寒),而是无汤匙(毫无背景)”。
李在明成为韩国第一位出身劳动阶层的总统,他的“少年工”出身显然是终身无法忘怀的印记,不但因为他早早在1976年,年仅12岁时就进入工厂成为少年工人,更在一家棒球手套工厂工作时,不幸被机器夹伤,落下6级工伤残疾,甚至时至今日他的左臂仍无法伸直。
贫困与苦难的记忆深刻烙印在李在明的人生每一个阶段,让他无法摆脱“非主流”的身分,但也让他每次在危机中总能绝地反攻,延续他的“逆袭政治”。最后这位少年工出身、身处边缘的“局外人”政治人物,终于在3度挑战后当选总统,正式承担起为期5年的国家治理重责大任。
有评论指出,韩国民众就是因为李在明拥有比任何政治领袖更深刻的贫困与被边缘化的经历,看好他将能更真切体会弱者之痛,“他对失业者与贫困者所承受的痛苦,拥有更深层的共鸣与更强烈的投入”。
豪言终结“韩国折价”现象
自前总统尹锡悦去年短暂实施戒严令,并随后遭到弹劾以来,韩国陷入长达数月的政治领导层真空状态,投资者一直在观望政局如何收场。李在明的当选显然为韩国市场扫除了最大的不确定性阴霾。
当政治不确定性消散,资本市场往往会迎来猛烈反弹。韩国KOSPI指数本周强弹,自4月低点以来的涨幅已超过20%。据市场分析,这轮涨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投资者对李在明改革和增长议程潜在受益者的追捧。控股公司、金融企业与券商股领涨,市场押注李在明将在本月就推动关键立法变革,旨在提升股东回报。
韩国投资公司QUAD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长Han Sang-Kyoon直言,李在明是韩国第一位承诺股东权益的总统,“历史上头一次,我们有一位总统承诺加强公司董事会对股东的受托责任。这非常积极,因为这将解决市场认为造成‘韩国折价’的最大原因”。“韩国折价”(Korea Discount)是指国际资本市场对韩国上市公司估值长期低于全球同业的特殊现象。Han Sang-Kyoon指出,李在明对企业改革的重视将为估值重估铺平道路,可能推动KOSPI指数突破4000点关卡。
不过李在明在竞选过程中提出了更高远的目标——要让KOSPI指数达到5000点,相较于当前水平大幅跃升,并提升本国股票的估值,终结“韩国折价”现象。
“少年工来了!”李在明的一位幕僚这样形容其当选的历史意义。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曾说过,“真正的政治,是用温暖的手臂将国民紧紧拥抱,为他们种下希望”。如今他是否能为这句话负责,让刚刚拉开序幕的“李在明时代”上演精采炫目的大戏,韩国国民与全球都在紧盯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