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于21日开金口,呼吁台湾当局正视能源政策,应转向投资核能,不该使核能污名化。其实从1950年代第一座核电厂投入运作以来,各国对于核能的立场一直存在巨大分歧。
▲图为台湾核三厂。中时资料照
核能的3大优势
据中时新闻网报道,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率极低,根据法国跨国能源企业Orano集团表示,核能比起太阳能的排放量低了约4倍,且防止全球排放20亿吨二氧化碳;也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物及放射性物质,显示核能属于低碳转型的重要能源。
核能早已被欧盟列为再生能源,而法国便是采用核能发电的大国,也是欧洲电价最低的国家之一。以其为例,法国拥有超过90%的低碳电力,大部分源于核能,其余则以水力、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转型。在俄乌战争及全球能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下,法国的电价表现与邻国相比相对稳定,与欧洲各国相比平均低约25%。
从公共卫生角度检视,核废料的危险性比起化石燃料产生的毒性化学物质来得安全。煤炭、石油燃烧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对于呼吸道感染、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早产、视力、肺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联。根据全球疾病负担(GBD)对空气污染的研究分析显示,灰尘、烟雾,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自1990年到2021年上升了93%。
全球核事故带来的恐慌 这3部分尚未有解方
反核最重要的3大论点,首先便是基于三哩岛核泄漏事故、车诺比核灾及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等3次全球核事故的恐惧。车诺比核灾是近代历史最严重的一次核灾,以车诺比核电厂为中心半径30公里内大片的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土,至今仍为管制区域。
2011年福岛核灾虽没有人丧生,但清理费用也高达数十亿美元,可说是惨痛代价,因此不少人忧心若台湾核电厂一旦发生事故,放射性物质泄露恐对全岛造成巨大危害。
其次,便是核废料运输及存储议题。核废料的废弃物中在数千、数万年的时间都含有剧毒,因此需要细致且永久无虞的处置方式。自1950年代以来,全球已累积25万吨高放射性核废料,光美国就储存了9万公吨。某些国家和地区现今已有回收再利用的作法,包括法国及日本等,但目前台湾及美国尚未拥有核燃料再处理的关键技术。
最后,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能依旧是最昂贵、耗时的能源之一。建造核电厂的成本恐耗资数十亿美元,并且建设周期比其他再生能源设施还要长;反之,虽然核电厂的建造成本很高,但运作成本却相对较低,这也是核能于能源议题中具有竞争力的因素。
拥核、反核各有优劣 净零碳排才是关键
不论是拥核或反核派,都应专注于完成2050年净零碳排的终极任务,快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对全球人的永续发展都是有益的,而究竟该拥核或反核,也应务实讨论可能面对的困境及多元解方,使台湾能源转型,有利于全民建立永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