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22日报道,中方接连表态,抨击美国发布意在打压中国人工智慧(AI)的指南,是典型单边霸凌和保护主义做法,中国专家表示,中国商务部的连续表态,一方面是抨击美国荒诞的芯片政策;另一方面是在中美将继续就经贸问题协商背景下,希望美方能够与中国相向而行,为双方达成有利于两国、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有利于世界福祉的协定作贡献。
据中时新闻网引述《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表示,美国对昇腾乃至对中国AI的打压,可以说是美国对中国进行芯片“卡脖子”这个“荒诞连续剧”续集。美国原本的目标是透过禁止所谓“中国获得美国的先进芯片”来打压中国AI产业。但结果是,美国不但没有实现其目标,反而让中国的芯片自研取得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遏制中国芯片抢占市场,美国商务部发布新的指南,以避免美国芯片“自娱自乐”。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霍政欣指出,中方采取的反制,是对于美国针对中国实体和个人非法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合法反制手段,是基于中国法律和国际法认可的管辖权依据管辖,和美国违反国际法毫无节制地滥用“长臂管辖”有本质区别。
中国通信与互联网行业分析师马继华称,由于美国AI政策多变且不透明,全球许多国家不再依赖其基础设施,而是加快自主AI体系建设。这种“去美国化”的趋势不利于AI技术的全球化协同发展,反而会导致各自为政、效率下降,美国自身也将因此失去全球发展机会。
《环时》报道,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表示,美方对华高科技打压是长期战略。美国认为在科技上仍领先于中国,因此更要透过对华打压的方式维护其国际主导地位。尽管如此,中国科技发展内生动力强,后劲足,被美方“卡脖子”领域越来越少。宋国友表示,美方要认识到中美科技经贸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不能只从竞争和对抗角度处理对华经济科技关系,否则对其长期自身利益反而造成更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