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两强重返理性,经济现实为重

发布时间:2025-05-13 08:45

历经数月紧张对峙后,美国与中国11日达成关键协议,双方将于未来90日内大幅下调4月以来加征的关税,为贸易战按下暂停键。《华尔街日报》与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解读,此举不仅缓解双边摩擦,更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反映双方在战略对抗与经济现实间寻求平衡的艰难抉择。

交易员正在交谈

受到中美关税战暂时和解影响,美股12日一开盘全线井喷,以大涨庆贺。图为纽约证交所内2名交易员正在交谈。(路透)

根据协议,美方关税从145%下调至30%,中方也从125%降至10%关税。双方保持该税率90日以争取更多谈判空间。主要关税暂时削减,但部分针对性措施照旧,尤其是中国涉及“芬太尼问题加征的20%关税”。此外,美方仍保留钢、铝与汽车等产业的25%关税,以及部分特朗普与拜登时期延续至今的限制。

两国达成协议的消息令投资人意外振奋,全球各地股市普遍走升。 Pantheon宏观经济首席欧元区经济学家维斯特森(Klaus Vistesen)形容是贸易战的“大规模降级”,并直言“贸易战乍看之下已经结束”。韦德布希证券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表示,关税减幅如同“梦想化为现实”。

然而,这场“暂时和平”所揭示的,远不只是两国经济互赖的现实,更折射出华府在选择性施压与战略妥协间的艰难平衡。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追求长期稳定,但《Politico》指出,商务部同时对航空设备启动新进口调查,厘清外国政府补助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美媒将其解读为未来向航空产业加征关税的号角,也显示贸易手段仍是特朗普政府对外施压的重要手段。

此外,美中双方皆强调希望维持谈判框架,并推动更多市场开放。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son Greer)指出,中国是唯一坚持实施报复关税的主要国家,而“大多数贸易伙伴选择与美国协商或不报复”,这也突显出中美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独特对抗态势。

如同维斯特森所言,这场变化可视为美国对贸易战“半途而废”。而布鲁塞尔欧洲暨全球经济研究所(Bruegel)资深研究员沃尔夫则从欧洲角度出发,认为“美国退让证明强硬立场有用”,暗示中国在坚持立场的同时,并未失去外交主导权。美国也因此意识到高关税的代价难以承受,重返理性状态。

来源:中国时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