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上常有2027年“台海战事风险“的讨论,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员郑育礼撰文指出,这是美国与台湾的刻意炒作,背后有诸多政治算计,包括操控舆论和借军售牟利,同时也作为选举杠杆,透过“风险叙事”巩固地位、收割政治和经济利益,但无助于台海和平稳定。
▲图为F-5F与RF-5E战机。中时
据旺报报道,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发行的期刊《台湾研究》,4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刊载该所副研究员郑育礼的时评文章,题目为〈台海“2027风险”叙事的幕后推手大起底〉。文章指出,5月以来,包括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前司令阿奎利诺、美国众议员麦考尔、美军太平洋司令布雷尔等人,都反复提及2027年台海战争风险,他认为,这是一种“老调重弹”的阴谋论,使其成为操纵民意与引导舆论的工具。
郑育礼认为,刻意炒作2027风险有三重政治盘算,一是舆论操控与军售牟利,美国从政治人物、智库、退将到媒体,多层次、有计划地引导国际视线,试图将台海问题由“中国内政”扭转为“区域安全危机”,制造出一种紧迫威胁,以合理化美方在印太的军事存在;同时,美国的军工集团可借此促使台湾接受更频繁、更高溢价的军购案。
二是美国的预算工具和选举杠杆。他指出美国2026财年的国防预算将于2025年10月1日开始执行,自4月以来,美国政界已开始围绕预算进行博弈,炒作“中国威胁”和台湾问题,是为这一巨额国防预算谋求正当性的政治操作,去年也有过类似炒作。
三是赖政府的政治操弄和舆情掩护。郑育礼称,赖当局打造“民主对抗威权”叙事,炒作战争威胁、煽动民粹,试图将“防卫韧性”合理化、正当化,另一方面,2027年的时间点精准对冲2026台湾县市长选举舆情风险,试图避免因执政劣迹惹民意反弹,同时预留2027年再度炒作“中国威胁论”煽动民意,谋求连任的政治算计。
他总结,美台正合演一场风险剧本,借此收割政治红利与经济利益,但这种政治伎俩无助于台海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