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直接引发伊朗强烈报复,不仅向以色列发射百余架无人机,更正式宣布退出与美国的核谈判,彻底关闭外交对话视窗。这意味着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通过施压与谈判双轨策略解决伊核问题的布局被打乱。
以色列空袭后,美国官员第一时间撇清关系,表示知悉但未参与,彰显美国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并不满意。而以色列选择此时出手,既有战略考量,也有现实契机。首先,伊朗在地区影响力显著衰退,其在黎巴嫩的代理人真主党于去年遭重创,削弱了伊朗对以色列的威慑能力。其次,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12日通过决议,认定伊朗违反《核不扩散条约》义务,为以色列行动提供了“合法性”借口。更关键的是,美伊原定于15日在阿曼举行的第六轮核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以色列担心美国可能与伊朗达成妥协,允许其保留部分铀浓缩活动,从而威胁自身生存。此外,以色列情报显示伊朗即将启用新铀浓缩设施,铀浓缩丰度已达60%,逼近武器级水平,迫使以色列采取先发制人行动。因而,尽管特朗普此前多次劝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但以方显然认为,此时是削弱伊朗核能力的最佳视窗期,即便与美国产生分歧也在所不惜。
此次冲突对美国政治生态造成直接冲击。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承诺 “上任前终结俄乌冲突、实现中东和平”,但就职近5个月后,乌克兰战火未熄,以色列与伊朗的对抗更使其中东战略陷入泥潭。美国国会内部也现分歧,民主党参议员批评以色列行动是 “鲁莽升级”,呼吁通过外交途径缓和局势,而共和党则普遍支持以色列,要求特朗普强硬回应伊朗报复。这种内部分歧可能削弱美国在中东政策上的执行力,尤其是在应对伊朗可能的导弹袭击或网络攻击时,美国需在支持以色列与避免直接卷入冲突间艰难平衡。
此外,美国经济正因关税战陷入衰退忧虑,以伊冲突恐加深忧虑。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应声上涨,中东地区承担全球30%的石油供应,伊朗曾扬言若其核设施遭攻击,将攻击沙特油田,也多次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一旦实施,将直接冲击能源市场,导致石油价格暴涨。这势必加剧美国国内通胀压力,进而影响美联储减息决策。
更深远的影响是,以色列的单边行动削弱了美国作为“调解者”的角色,伊朗明确表示 “在敌人的导弹阴影下,谈判毫无意义”,彻底关闭对话大门。伊朗还可能通过代理人展开报复,如支持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航运,或利用网络攻击以色列关键基础设施,伊朗的中程导弹也有能力打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中东国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裂痕加深,可能加速其战略自主进程。美国在“挺以反伊”与避免全面战争间的平衡将愈发艰难。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 台网红“馆长”访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催热泪,批绿挑起对立,盼两岸和平共处 以色列空袭伊朗|设局诱骗空军将领开会再施袭,摩萨德深入伊朗建无人机基地 直播要特许?一位在沪台湾人现场开直播挺馆长,打脸民进党 印度空难|MAYDAY求救内容曝光,狂喊“失去动力”绝望17秒爬升失败 早获美国绿灯?以官员自爆骗过伊朗,特朗普反对为烟雾弹 伊朗称击落以色列F-35战机,残骸照公布,以色列否认 不喜欢馆长“又不得不蹭”,他揭一原因:绿营快憋出内伤 以色列空袭伊朗︱伊朗百枚导弹反击报复,哈梅内伊:以色列已种下苦果 大罢免冲击?罗智强看到2人民调:赖清德表现远不如蒋万安 洛杉矶示威 | 上诉成功,特朗普暂保民兵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