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随时可能爆发的美债危机,叠加地缘政治动荡,令一向被视为全球货币体系“锚货币”的美元霸主地位动摇。与此同时,欧元跃跃欲试欲取代美元上位,但其自身结构性缺陷与外部环境的制约,仍要经历漫漫长路。
今年以来,衡量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已下跌逾8%。背后的原因与特朗普上任后发起的关税战有很大关系。特朗普推崇“美国优先”政策,面向全球市场征收高额关税,但其关税政策摇摆性极大,出现过多次重大政策转向,令外界难以预测,损害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稳定”特性。再加上其持续向美国联储局施压,呼吁美联储减息,一度曾试图运用行政权力破坏联储局的相对独立性,又引发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安全的担忧。
近期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大而美”减税法案又引爆外界对美债危机的担忧。美债作为全球最大的安全资产,其信用问题直接影响美元地位。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132%,利息支出占GDP比例高达9%,远超国际警戒线,评级机构穆迪上月已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大而美”法案可能在未来十年增加约3万亿美元的债务,若部分临时措施成为永久政策,这一数字恐怕还将增至5万亿美元,加上“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令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爆发信任危机。
就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喊出“全球欧元时刻即将到来!”多名欧盟官员认为,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为欧元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绝佳机会”,欧元有望取代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事实上,欧元自诞生以来便被视为美元的潜在竞争者,但其发展始终受限。欧元发展最大的阻碍是其自身的结构性缺陷。直至今日,欧元区财政一体化仍进程缓慢,成员国债务水平差异显著。“货币统一而财政分散”的矛盾,令市场对欧元区信用充满不信任感。近年来尤其是疫情后,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在人工智能等多个新兴领域都落后美国及中国。时至今日尚未见和平曙光的俄乌战事以及特朗普“欧洲防卫自负”的态度,加重了市场对欧元安全的忧虑。
且从市场惯性看,美元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21世纪以来,美元国际化指数大致保持在55到65区间,远超过欧元、日元、英镑等主流国际货币。今年,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仍占比逾85%,SWIFT支付中占比超过约40%,这都使得企业和国家转换成本极高。因此,尽管关税与美债危机加剧了美元信用的损耗,但欧元想要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 台网红“馆长”访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催热泪,批绿挑起对立,盼两岸和平共处 以色列空袭伊朗|设局诱骗空军将领开会再施袭,摩萨德深入伊朗建无人机基地 直播要特许?一位在沪台湾人现场开直播挺馆长,打脸民进党 印度空难|MAYDAY求救内容曝光,狂喊“失去动力”绝望17秒爬升失败 早获美国绿灯?以官员自爆骗过伊朗,特朗普反对为烟雾弹 伊朗称击落以色列F-35战机,残骸照公布,以色列否认 不喜欢馆长“又不得不蹭”,他揭一原因:绿营快憋出内伤 以色列空袭伊朗︱伊朗百枚导弹反击报复,哈梅内伊:以色列已种下苦果 大罢免冲击?罗智强看到2人民调:赖清德表现远不如蒋万安 洛杉矶示威 | 上诉成功,特朗普暂保民兵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