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晚清最具有权势的女人,虽然她并未像武则天那样登基称帝,但她却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牢牢掌控了中国的政权。在她的影响下,皇帝彷彿成了傀儡,而慈禧本身则成了实际的掌权者,还有“老佛爷”的称号,慈禧太后是如何拥有这样一个威严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称号呢?而光绪皇帝在位期间,为什么都以“亲爸爸”来称呼慈禧?事实上,背后除了跟满族风俗有关,还深藏暗黑意图。
▲慈禧太后摄于1903至1904年
李莲英为慈禧巩固政权之举
许多关于慈禧太后的电视剧中,太监李莲英和朝廷大臣们常常以“老佛爷”来称呼她。民间相传,光绪帝刚登基时,慈禧太后虽然已经垂帘听政,但朝野中仍有反对和不满的声音。慈禧察觉到这一点,心情颇为不悦。为了缓解她的情绪,李莲英便想到了一招妙计。
▲李莲英服侍慈禧太后逾半个世纪,甚获信任。
▲李莲英服侍慈禧太后逾半个世纪,甚获信任。
李莲英以万佛寺的大雄宝殿内出现了“双重佛光”吉兆为由,带慈禧太后前往,当慈禧进入了寺庙的后殿,李莲英在观音像前当著寺中的方丈和一些支持她的大臣们高声喊道:“老佛爷驾到!”此言一出,众人立刻跪下行礼,慈禧太后虽猜出李莲英用意,但仍假装不解地问:“你们说的是哪位老佛爷?”众人齐声回答:“当然是老佛爷您了!”李莲英将原本尊称释迦牟尼、观音等神明的“佛爷”套用在慈禧身上。从此,“老佛爷”这一称号便在朝中流传开来,成为对慈禧太后的普遍称呼。
有专家指出,“佛爷”原本是满族尊称神明的称号,因为慈禧太后喜爱参拜观音,慈禧也经常自比观音,打扮成观音的模样拍照。李莲英帮她创造出了“老佛爷”形象,帮慈禧在政治上立下了大功,因为清朝时期的人们相信“君权神授”,而且满人祖上女真部落的首领被称为“满柱”,而“满柱”这一佛教用语有“佛爷”之意,所以此称号为慈禧塑造了一个权力的象征。
慈禧也爱cosplay?
除此之外,慈禧也十分享受“老佛爷”这个称号,还留下了几张她扮作观音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的画面中,慈禧身穿团花纹清装,外加五佛冠,左手捧着净水瓶,右手拿着一串念珠,太监李莲英则扮成佛教护法韦驮站在慈禧右侧,装扮成龙女的人则在她的左侧。
▲慈禧爱扮观音拍照,左一为“三格格”、左二为“五格格”,右为李莲英。
无论是李莲英的巧妙安排,还是慈禧太后的信仰,“老佛爷”这一称号都成为了她权力象征的一部分,深入人心。
光绪叫慈禧“亲爸爸”
此外,据描述晚清宫廷生活的《清宫二年记》中曾提到,“皇帝及余等皆称呼太后为男称”,意即包括皇帝在内,宫里所有人称呼慈禧太后,均按照称呼男人的标准,而且强调光绪每次请安时都说:“亲爸爸吉祥”。
事实上,以“爸爸”称呼女性长辈是满族的风俗习惯,例如“姑爸爸”、“亲爸爸”等,都是比较显亲切的口语称呼,尤其慈禧太后除了是光绪的姨母,同时又是他的大伯母,称呼“亲爸爸”也合乎常理。
还有一说是,慈禧为了想获得男人的尊严和地位,作为一个实权统治者,又是一名女性,当然更希望有著更男性化的称呼。同理,慈禧让别人称呼自己为“老佛爷”,其实就是相信自己可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