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海峡时报》11月11日文章,原题:分析师表示中国恢复正常至少需一年时间。文章报道如下:
据对部分经济学家的一项调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将持续到明年年底,对全球的重新开放估计明年4月才有初步措施。中国现行的防疫政策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压力。
近日,彭博社对23名中外经济学进行调查访问,近一半人认为中国会在2023年第二季度重新开放,另有7人表示7-9月期间逐步开放,2人预计2024年某阶段会有根本上的改变。
截止目前,为了防止社会面出现疫情大规模传播,中国政府仍没有公开防疫政策放开时间表,但“动态清零”政策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不断放大,外界期望中国政府早日放开防疫措施与国际接轨。周四的一次会议,中共政府表示:“应尽量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呼吁‘采取更加坚决果断的抗疫措施’,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中国政府何时放宽限制是经济学家在评估明年经济前景的关键,这些限制正在给消费和投资带来压力。瑞银集团表示,鉴于中国经济无法依赖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任何复苏都取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后,人们消费的意愿而复苏。
彭博经济(Bloomberg Economics)的一份报告称,当中国适应“与病毒共存”的观点时,将释放出巨大的需求。重新开放能在下一年里推动gdp增长多达1.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酒店和零售等行业的增长幅度最大,但仍需面对房地产低迷和外需走弱的阻力。假设“动态清零”政策能逐步放开甚至解除,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3.5%升至5.7%。
国内旅游、私人消费和商业活动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比市场预期要长得多。参考世界其他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中国一旦放松限制,面临一波大的感染和死亡人群出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放松限制后,在一段时间内经历了病例和死亡人数的迅速上升,尽管它们的疫苗接种率很高。
中国成功地保护14亿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免受病毒感染,但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5月的一项研究中预测,如果政府允许新冠病毒变种不受控制地传播,将导致至少160万人死亡。即使在放开后疫苗、药物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例如新加坡,死亡人数可能达40万人。澳大利亚,因新冠肺炎病毒死亡人数的飙升是在解除防控措施后发生。
一个国家无论疫情规模如何,若短时间出现大规模死亡病例也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过去两年半时间,中国因新冠肺炎病毒死亡人数只有5000人左右。
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 最近的一份报告表示,中国政府防疫政策的放松将是循序渐进而且漫长,同时还会有一定的回溯,中国对全球的重新开放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企业和投资者可在2023年中国的投资计划中考虑新冠疫情防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