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陈曼琪:港法律界需对标“十四五”法治蓝图

2021-04-13 14:12

●陈曼琪。资料图片

星岛环球网消息: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郑治祖)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在昨日的研讨会上表示,香港法律界需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法治蓝图。借“十四五”规划的“双循环”,成为国内国际法律服务的独特平台,并造就香港法律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法律建设。

陈曼琪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第五十九章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明确表示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国家需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十四五”规划提供强而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过程中必然涉及整合律师、公证、司法、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加快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和涉外法律人才,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香港法律界应该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法治建设,善用法庭、仲裁和调解平台,抓紧自身持续发展增长点。

造就参与湾区“带路”法律建设

陈曼琪强调,香港法律界藉“十四五”规划的“双循环”,成为国内国际法律服务的独特平台,并造就香港法律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法律建设。

在国内法治建设方面,陈曼琪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第三十一章第三节的“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及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香港法律应用方面,陈曼琪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在研究扩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容许当事人选择域外法律的范围,探索在港资企业所涉纠纷中,容许当事人选择香港法律。此亦有助香港法律执业者打破时空地域司法界限,以港籍大湾区律师、港籍调解员和香港法律执业者专家証人身份,一站式参与内地诉讼及调解。

律师会前会长林新强在研讨会上以自己为例,表示自己早于2014年已在前海、横琴、南山经营联营律师事务所,其公司接到很大的案件,是上百亿元的跨境收购业务,亦有数十亿元的中外合作项目的诉讼和仲裁,涉及几百亿元的仲裁案,以及做了所有法律文件有关落实跨境电商的营运平台,亦都学懂了“投标”。

他解释,在香港,律师事务所“投标”较少,但在内地是很经常,亦很有技巧,包括要快速报价和推广业务,更重要是整天搭建平台、扩阔人脉。现在,他参与全国性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行政上非常制度化,而在服务领域上,更专业,更规模化:“现在,我花的时间和最多心机是寻找人才。我藉这机会呼吁哪位律师希望做大做强,随时能和我联系,加入我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