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日报》报道,美国多处城市因种族平权和疫情争议,连月来不断爆发示威冲突,政府和民间均担心,大选期间局势还会恶化。专家预料,选举当天个别地区可能出现小范围骚乱,其中政府设施可能成为袭击目标,而众多忧心忡忡的民众则囤积生活必需品,也有人购买枪枝弹药等,以防到时情况失控。
综合《今日美国》及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国际服务学院的教授加拉赫(Carolyn Gallaher)表示,其中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是,部分选民可能在票站内遭受胁迫,又或者大选结果揭晓前后出现暴力事件,从11月3日投票当天到明年1月20日的总统就职典礼期间,各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分析形容,美国长久以来都有暴力示威的历史,由保守派的反堕胎极端分子向诊所开枪及投掷燃烧弹,到左翼激进组织”地下气象员”(Weather Underground)发动25次炸弹袭击,藉此抗议越战及种族歧视,风险都一直存在,然而历年来从未像今年般,出现民众普遍担心大选引发暴力的现象。
在恐慌心态驱使下,不少民众开始囤积日用品,亦除去住所外的政治标语,避免成为攻击的目标,亦有人选择逃离大城市,比如纽约、芝加哥、迈阿密等地的富裕家庭,已经前往怀俄明、蒙大拿、科罗拉多州亚斯本(Aspen)等地暂避。
州府对此也防患于未然。其中德州准备派出1000名军人,前往休斯顿、达拉斯等5个重要城市,防止当地大选后出现骚乱,华盛顿州已要求300名国民军接受骚动应对训练。而在首都华盛顿,白宫附近的商铺从26日开始,已用木板封闭门窗。纽约市警方亦增加数以百计人手,并每日进行特训。保安专家认为,各地的市政厅及法院等设施作为政府权力象征,可能成为袭击目标。
有消息表示,加州比华利山的罗迪欧大道(Rodeo Drive)由于名店林立,警方已向商户发出讯息,”强烈”建议所有大楼在11月2日晚上完成封窗工程,当局亦会于大选当日完全封闭大道,禁止车辆及行人进入。
另有报道表示,联邦调查局(FBI)及多个州份的地方官员已开始进行演习,假设全国出现最坏的情况,执法部门成立指挥中心加强协调,处理暴力事件及选民在票站受胁迫等问题。民主党担心,共和党因1980年代初期在票站滋扰选民,被禁止监票40年后,今年首次可在全国恢复监票,到时可能历史重演。
分析形容,另一个令人忧虑的因素是今年枪械销量暴升。根据FBI数据,枪械零售商枪商在6月份,透过”全国犯罪背景速查系统”进行了390万次背景审查,创下单月纪录。而今年首9个月的购枪背景审查次数,也已超过2019年全年的2830万次。
本身研究极端主义和暴力问题的学者加拉赫认为,今年无论哪一个总统候选人胜出,都有机会出现暴力事件,假如获胜的是民主党候选人拜登,保守派会试图以暴力事件推翻大选结果,攻击左翼人士之余,并把异见阵营标签为”安提法”(Antifa)。不过总统特朗普成功连任也有风险,白人至上团体如”骄傲男孩”(ProudBoys)及”守誓人”(Oath Keeper)等,可能认为这是打击异己的大好机会,然后攻击反对特朗普的人士。
消息指,联邦多个执法部门今年将联合候命,在FBI总部的全球规模指挥中心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观察局势。司法部及国土安全部亦向曾经爆发骚乱的城市增派人手,国民军也会驻守亚利桑那、阿拉巴马等州份,以便出事时快速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