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走塑社会准备充足,同心迈向无塑生活

2024-04-19 11:27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将于下周一实施,从社会各界对走塑令的反应平静来看,相信新措施有望顺利推展,不会像垃圾征费般未推出便一片混乱而需要推迟落实。两大环保政策引起不同社会反响,凸显环保署在推动移风易俗政策时,须循序渐进,切勿抱着一步到位的心态,而且还要做好宣传配套,让社会普遍接受,齐心走塑,迈向无塑生活。

走塑

循序渐进推行予业界时间适应

走塑令下,全港所有食肆和商户将不再提供或销售胶柄棉花棒、雨伞袋以及胶刀、胶叉、胶饮管等胶餐具,酒店客房不再提供胶柄牙刷、剃须刀、胶梳、樽装水、小樽装沐浴露等。在新措施实施前,食肆大多已准备好非塑胶外卖餐具,而酒店业在客房装设滤水机或电热水壶、竹柄牙刷、可补充装沐浴露等。

跟推行垃圾征费政策相比,业界和市民对走塑并没有太多疑虑,愿意配合,究其原因是环保署在执行上采取截然不同手段。当局在落实垃圾征费方面想一蹴而就,以为只要宣传购买指定袋包裹垃圾便可以,对执行细节一律欠奉,让物管处、前线清洁人员和市民有很多疑问,而当局提供的资讯混乱,又没有足够配套,大有扰民之嫌,最后要改为推行先行先试计划,在试行中找出和梳理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方法。

反观走塑主要是面向供应商,从源头减塑,环保署采取了循序渐进原则,分两阶段落实,首阶段是针对一些已有替代品选项的胶餐具和塑胶产品,而下阶段是针对现时替代品不多的胶杯和盖、胶食物容器,让业界有时间适应接受和物色替代品供应商。

在推动走塑方面,当局在配套和宣传上做得相当到位。环保署早在前年便设立绿色餐具平台,为食肆提供替代品和相关供应商的资讯,好让业界查询和格价;去年底更派大量人员走访全港2万间中小型食肆、1.1万间零售店和1800间酒店,协助其适应新法例。环保署近月更邀请餐具和酒店用品供应商解说和示范,了解到非塑胶餐具和产品选择多,成本跟胶餐具相若,而且耐用,随着越来越多商户订购,最终成本仍有下降趋势,释除业界的疑虑和误解,让其毋须担心因走塑会导致经营成本大增而需要加价转嫁给消费者。

当局亦考虑到小型食肆需时适应,故将走塑实施后的首6个月定为适应期,若发现食肆违规,会了解其面对的困难,提供建议,并作出教育、劝喻和警告,只会对屡劝不改的食肆考虑采取执法行动。

自备环保餐具培养走塑习惯

至于市民对走塑并不抗拒,因大家的环保意识提高,明白到塑胶垃圾不易降解,长期残留在泥土或海洋会破坏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社会有共识要采取措施减少塑胶产品的使用。港人经常外游,不难发现日本、欧洲、台湾早已实施走塑政策,走塑是世界大趋势,香港现时有必要追落后。事实上,一些环保意识较高的市民早已身体力行,努力将走塑融入日常生活中,除了外出自备环保袋,在叫外卖时已选择走餐具,故当局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上班一族在办公室自备一套餐具,为环保出一分力。

业界若想加快推动走塑进程,大可以为那些携带自备杯和餐盒的客人提供经济诱因,让更多市民积极参与,而台湾的经验证明是可行。台湾人爱喝手摇饮品,每年消耗40亿个即弃胶杯,当局为鼓励民众走塑,规定连锁店须为自备杯的客人提供5元新台币折扣优惠,结果不少人随身携带自备杯,令胶杯使用量大减。

走塑是环保大趋势,港人近年也开始关注,慢慢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减塑和走塑的习惯,在社会准备充足的氛围下,期望新法例生效后,进一步提升全港市民的环保意识,更积极选择无塑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