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8日发布《南海报告》呼吁,中国与东盟等区域国家要把解决南海问题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妥处南海问题的正确原则和方向。《报告》还点名美军针对中国的抵近侦察越来越具有“进攻性”,更批评美、日、澳洲与欧盟是南海和平的“麻烦制造者”。
▲6月8日,在第17个“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中国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新华社
据中时新闻网援引报道,《中国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全文共有3章、10节。《报告》指出,“南海稳,则地区国家受益;南海乱,则地区国家遭殃。”中国提出将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重要倡议,是对中国谋求“地区霸权”无端指责的有力回击。
《报告》表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争端解决提供政治基础和保证,是重塑共识的出发点。比如去年7月,中菲双方在仁爱礁发生海上冲突,最终在基于《宣言》等系列双边磋商机制,双方同意共管海上分歧,推动南海局势降温。
《报告》强调,地区和平稳定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的最大公约数。面对南海纷争,中国始终坚持4C原则,即坚持透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透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透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坚持反对域外势力插手干涉。
在反对域外干涉上,《报告》直接点名美国等域外国家,意图通过纠集同盟、介入地区争端方式,乱中牟利,维护其对南海海权控制。近年美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域外国家和地区组织频频自诩航行自由,实为“横行自由”,沦为南海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
《报告》还直言,近年美军在南海对中国的抵近侦察越来越具有进攻性,频频逼近中国和海南岛领空,不断刷新抵近中国海岸的距离。 每年有约100架次逼近中国及海南岛领空,多数距离领海基线已不足30里。
《报告》更称,部分国家透过军事、外交等多重手段日益加大对南海事务的介入,企图离间地区国家和中国关系,为南海其他声索国单边行动不断加剧、海上合作意愿下降推波助澜。近年南海始终被“主权争端”、“航行自由”等热词包围和捆绑,落入西方论述刻意打造的困境中。
“南海本无事”,《报告》表示,不愿南海生乱、倡导透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是东盟国家的主流声音;坚决反对域外势力干预,坚持透过和平方式化解分歧争端,尽早达成“南海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