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吃饭有多讲究?

发布时间:2025-03-12 15:18

清代皇帝吃饭讲究。据载,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十一日的早膳,就上了冰糖炖燕窝、挂炉鸭子、肥鸭、挂炉肉、野意热锅等菜19品和鸭子粥1品;晚膳上了燕窝清蒸鸭、盐煎肉、东坡肉、肉丝山菜及赏给后妃的菜点共37品。仅十一日两顿就上了76品菜点,若再加上两顿小吃就更多了。

到慈禧太后专权时,吃饭更为讲究。厨师每天为她搜罗山珍海味,飞潜动植,精心烹制,花样无穷。慈禧每顿正膳所用菜肴至少要摆满三张拼起来的八仙桌,菜点常常在百种以上,冷盘、热馐、炉食、小菜应有尽有。

那时,每逢皇帝的大婚、千秋、冬至、春节等重大的节日,常常是御宴大开,隆重异常,少则宴桌摆满月台,王公重臣盛装赴宴;多则宴桌遍布太和殿前的大院内,满汉臣子普浴皇恩,公子王孙遍尝御宴。

御宴备有山珍、海味、珍禽、异兽、鲜蔬、名果诸类馔馐。据说,有时要上134道热菜,48道冷盘,还有各式点心。到清末,菜肴最多达200余款。开宴时,仪仗排列,鼓乐齐鸣,十分隆重。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有一个专门的厨房,叫做“御膳房”(匾额上写的是“膳房”,没有“御”字),皇帝的早餐和午餐都由这个厨房供应,晚餐则一般由陪宿的嫔妃供应,每个嫔妃也都有一个专门的厨房,统称“内膳房”。

为了让皇帝把早餐和午餐吃好,御膳房配备了一大批太监,光总管就有两个,副总管6个,负责具体工作像买菜洗碗倒垃圾的太监100个。这些太监的工资不高,可是富得流油,因为他们从采购环节可以拿到惊人的回扣。

比方说,光绪皇帝爱吃鸡蛋,早餐两个,午餐两个,每天要吃掉4个鸡蛋。鉴于紫禁城不是养鸡场,嫔妃们也不可能在各自的寝宫里养一窝鸡,皇帝吃的鸡蛋得从市场上买,所以御膳房的太监隔几天就去买一些鸡蛋回来,到月底再找内务府报账。

在故宫博物院的档案里有太监们报的账单,4个鸡蛋的采购价居然高达纹银30两。那时候鸡蛋的市场价是多少?一两银子能买400个。算一算就知道,采购价整整比市场价贵了3000倍!什么叫天价采购?

当然,御膳房有猫腻的采购也不可能只限于买鸡蛋。供奉宫中的猪羊牛肉、鸡鱼蔬菜的商人,平时也都给回扣。不管采购什么东西都是有回扣的。供应商给太监回扣,当然要在采购款上加码,这样一来,皇帝就成了冤大头。

康熙皇帝号称艰苦朴素,晚年不爱吃荤,御膳房造的账单上居然显示他一天要吃9斤肉!凭空多出来的肉让谁吃了?当然是太监。乾隆“自奉俭约”,“御膳房日用屡加敷减”,减到最后,每年居然还要花掉“二万余金”,也就是两万多两银子(那时候全国人均年收入只有8两银子),凭空多出来的钱让谁拿了?当然还是太监。

那么,太监这么黑,皇帝怎么就不管管?答案是管不了,皇帝日理万机,不可能每天坐在御膳房跟太监对细账。他派出钦差去监督也没用,钦差也是人,也会有贪钱的冲动,最后免不了跟太监沆瀣一气。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