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战争,宋军胜率高于唐军

发布时间:2025-02-06 09:55

唐朝的强盛是世界公认的,尤其是唐朝的军事,仅看那幅员辽阔的疆域就可知一二。反观宋朝,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很有钱,但是不强,终宋一朝,始终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不说,还遭受了靖康之耻。如果让大家分别给唐朝军队和宋朝军队打分,恐怕绝大多数人给唐朝打得分都会高些。让人意外的是,如果从对外战争的战绩来看,唐军吃败仗的频率比宋军要高。既然如此,为何后世还是觉得唐军比宋军强?

抛开唐军所配备的唐刀等先进武器装备不说,唐军能够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唐军在军事战略和战术方面的卓越表现。看唐军的战史,会发现越是不好打的仗,唐军越能打出漂亮仗,而且唐军在把握战机方面也是非常到位,常常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带拖泥带水的。

唐军在对外作战方面,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攻的姿态,讲究一个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一旦周边势力出现不好的苗头,唐军高层能够及时察觉,有效应对,有时采取的措施即使让很多人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依然坚决地以最快的速度掀起一场大战,将苗头及时消灭在摇篮中,省得后面费时费力。

宋朝建立之初,对军事体制进行了大变革,在大方向上形成一种以文制武的局面。

靖康之乱后,宋高宗在一大帮中兴文武大臣的帮助下,及时地在江南稳住了阵脚,而金国却在中原大地陷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双方的实力开始趋于平衡。宋军在度过调整期后,开始了进攻态势,韩世忠以八千硬撼十万金军,打出了一个精彩的黄天荡之战,刘琦以两万对十万金军,赢出一个顺昌大捷,岳飞更是打出了让金军胆寒的郾城大捷。可宋军高层却自毁长城,搞个绍兴和议不说,还来了一出“风波亭冤案”。

唐朝自高宗后期后,对外战争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多少有些疲于应付的感觉,由此导致时常出现败仗,包括安史之乱后,唐朝受国力下滑的影响也打过不少败仗。不过唐军打的很多败仗并未给人一种垂头丧气的感觉,有时明知是败多胜少,依然敢和敌人亮剑,最后虽败犹胜。唐军表现,在对外战争方面很善于在败仗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及时对战略、战术作出调整,重整旗鼓,与敌人再分高下!

在宋军身上,失败是“需要”复制的。比如说南宋的几次北伐,宋孝宗在位期间,南宋搞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隆兴北伐,此次北伐是宋孝宗绕过朝堂诸公,直接给各地大将下的令。结果因准备不充分、决策失当,宋军先胜而后败。明明是己方据有优势,却还没怎么打,就把陕西给主动放弃了,由此不仅失去了局部战场的优势,还让在两淮苦战的中路军成了孤军,被金军大败,隆兴北伐宣告失败。仅过了三十来年,不长记性的宋军再次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很突然地下令前线将领开启了开禧北伐,结果不可避免地再次失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