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贪快剪“拉掹”,竹棚铁棚也难安,倒塌意外频生

发布时间:2025-02-06 09:17

近年屡有竹棚倒塌意外,外界关注棚架安全,更吁发展商及业主转用金属棚架。有棚业组织澄清,过去事故涉及不当施工程序,如有工友贪一时之快剪断俗称拉掹的连墙器,破坏棚架结构,而非竹棚搭建有安全隐忧;香港地理环境也不适合全面改用金属棚。政府一直推动建造业界应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惟有工程师指,尚未有科技应用于监察棚架安全,而科技不能全面取代人手管理,应教育工友。有业内人士亦言,期望研究全方位的棚业发展蓝图,建立安全工作环境,使竹棚工艺薪火相传。 

上月中,启德新急症医院地盘内一幅大型棚架突然塌下,造成11人受伤,其中4人危殆。

▲上月中,启德新急症医院地盘内一幅大型棚架突然塌下,造成11人受伤,其中4人危殆。

去年2月,启德一私人住宅建筑地盘外墙棚架倒塌,造成2死3伤。

▲去年2月,启德一私人住宅建筑地盘外墙棚架倒塌,造成2死3伤。

上月中,启德新急症医院地盘内一幅大型棚架突然塌下,造成11人受伤,其中4人危殆;去年2月启德另一私人住宅建筑地盘外墙棚架倒塌,造成2死3伤,棚架安全再次响起警号。劳工处上月21日起展开全港特别执法行动,重点巡查涉及大型棚架、幕墙安装及吊运等工序的建筑地盘,以遏止不安全作业。

棚业:港楼宇难搭建金属棚

棚架倒塌的原因仍有待调查,有意见指,搭建竹棚难用精准力学计算,加上竹枝容易损坏,呼吁发展商及业主转用金属棚架。有建造业人士指,理解竹棚结构安全,但相比铁棚较易遭人破坏,而且竹枝助燃,过去有地盘意外失火,火势迅速沿竹棚蔓延。他理解部分楼宇之间的距离近,仍要使用竹棚,但只要铁棚设计好,其弹性跟前者分别不大。

香港竹棚业持续发展关注组澄清,竹棚结构十分安全。

▲香港竹棚业持续发展关注组澄清,竹棚结构十分安全。

有棚业工友及关注组织澄清,相关说法“不专业”,而过去事故都涉及不当施工程序,甚或棚架遭刻意破坏,而非棚架结构上有安全隐忧。香港常见的棚架可分为金属棚、混合棚和竹棚,现时全港超过80%以上的新建地盘及维修地盘选用传统竹棚,只有约10%使用金属棚。港九搭棚同敬工会理事长何炳德解释,香港地少人多,大部分单幢式大厦无法安装天秤吊运建材,故维修时不可搭建金属棚。他续指,按照法例,棚架垂直相隔15米,就要安装一个俗称“狗臂架”的金属桁架分散座力,惟香港有逾万座超过40年至60年楼龄的旧楼,楼宇破旧且维修时尚有市民居住,无法采用“过山螺丝”,即把螺丝穿过大厦墙壁,再于墙后锁紧的做法,故只可以做传统竹棚。

竹棚业香港联会外务理事长苏天铭指,棚架由俗称“拉掹”的连墙器加固,当楼宇建好,会有水喉、幕墙等不同工种的工友出外墙工作,此时便需要竹棚师傅,按工艺及劳工处要求修改拉掹位置,再做正式检验,才让不同师傅上棚架工作。他举例,工友要在连墙器的所在位置安装水喉,便要先在另一位置安装新的拉掹,才拆开原有拉掹,惟总有工人贪一时之快,剪断部分拉掹赶工。

棚架由俗称「拉掹」连墙器加固。

▲棚架由俗称“拉掹”连墙器加固。

“害群之马”怠慢安全标准

何炳德直斥,业界有害群之马,罔顾安全导致工业意外,破坏竹棚业界的形象,“不论是竹棚、铁棚或混合棚,都有连墙器可以稳固;如果把唯一的基础都破坏,任何棚架都有机会倒塌。”他指,有同业曾揭发有非搭棚工友,拿着铁锯上棚工作,“锯断铁通不用1分钟,锯竹更快,这些恶习在香港时刻存在。”

过去香港也曾有金属棚架倒塌意外,2020年6月,环境保护署香港化学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年度焚烧炉维修工程,期间临时金属棚架倒塌,造成10名维修承建商工友受伤。当时署方要求该中心营运者在1个月内递交报告,并作跟进调查。

要确保工地安全,除了工友紧守施工程序和守则,政府一直推动建造业界应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如发展局要求超过3000万元的工务工程全面应用相关系统,去年5月更推出标签计划,首批110个公私营工地通过评核,并获颁发牌匾,以显示相关工地妥善应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

2020年,环境保护署香港化学废物处理中心有临时金属棚架倒塌。

▲2020年,环境保护署香港化学废物处理中心有临时金属棚架倒塌。

然而,参考建造业议会出版的《建筑地盘智能安全相关科技指南》,相关科技有10大类,包括中央管理平台、使用电子锁系统实施危险区域进出控制、密闭空间监察系统等,惟并未有针对棚架结构安全的监察和管理。建造业议会回覆,安全智慧工地系统装置的供应商正不断研发新智能安全装置,希望能研发合适的智能装置,应用于竹棚拉掹。

业界冀研全方位棚业发展蓝图

香港工程师学会建造分部上任主席谢伟正指,现时工地最多只会在大厦外墙安装闭路电视,或者以人工智能监测工友有否做足安全措施,如有否佩戴安全帽或系紧安全带,但尚未有技术针对检查连墙器是否完好无缺。他从理论角度出发,部分连墙器是钢索(“威也”),或许可以透过仪器接通微弱电流,一旦被剪断或有所松脱,就发出讯号通知中央监察中心。

惟他直言,一幢大厦可以有过万个连墙器,上述理论可行,但略为天马行空,“科技会否去到此地步?增加多少成本?”他相信,科技未能全面取代人手管理,而研发一套感应系统及安装感应器价值不菲,也要承建商愿意投资,“日后可否做到平、靓、正的方法?”香港建造商会会长林健荣指,取得相关标签或认证的工地,在整个管理和设计上应较理想,但不代表完全没有差迟,“安全智慧工地系统并非万能。”

谢伟正强调,除了找合资格人士搭建棚架、维修检查跟足守则,更重要是教育工友。他举例,有些公司会在棚架加上警告标语,列明索带及连墙器属棚架结构的一部分,故意拆除相关组件是刑事责任,“不要贪方便,因为阻碍工作就剪走或甩开拉掹,累积下去会有问题;各行各业都要有教育。”

何炳德亦言,一众棚业关注组织皆期望与不同持份者沟通,共同研究长远且全方位的发展蓝图,建立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使竹棚搭建工艺薪火相传。

铁棚成本贵3倍 小业主或难负担

现时只有部分政府工程和大型发展商业主倾向使用金属棚。有业内人士指,使用铁棚的成本可比竹棚高出至少3倍,小业主或难以负担。

香港工程师学会建造分部上任主席谢伟正指,现时业界没有统一要求采用竹棚或金属棚,只有政府工程和大型发展商倾向采用后者,部分于项目的标书上列明,也有总承建商决定使用。他指,铁棚搭建及拆卸的时间较竹棚长,“需考虑金钱、时间和安全。”

港九搭棚同敬工会理事长何炳德则指,搭建铁棚的人手需求较竹棚多,前者的建筑费用可以比后者贵约3倍。现时不少旧楼进行维修,每位业主平均支出数万元已叫苦连天,采用铁棚需考虑业主的承担能力。竹棚业香港联会外务理事长苏天铭补充,部分楼宇或需因应外墙设计,度身订造金属棚架,成本可达竹棚的3倍以上。

建造业议会促用智慧工地系统 进一步保障安全

针对竹棚架使用安全,建造业议会提出多项建议,并鼓励业界应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进一步提升工地安全表现。

建造业议会指,工程团队应在展开工程前进行风险评估,而竹棚必须由专业工程师设计,棚架的搭建、改动及拆卸工作,亦须由曾受训练的工人负责,并由合资格人士直接监督。议会续指,竹棚首次使用前、紧接每隔不超逾14天内、经历相当可能会影响其强度或稳固性的天气情况,或竹棚架受到大规模改动后,必须由合资格人士检查,并签发“建筑地盘(安全)规例表格五”,以确保竹棚架处于安全操作状态。

议会指,各工地需严格遵守劳工处发出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则》,安装足够并合乎规格直杆、大横杆、斜杆及连墙器等竹棚架组件和重要构件,并确保作承托竹棚架用的构筑物有足够的稳固性,以及连墙器的锚固点装设在良好的楼宇结构构件上;考虑于连墙器上涂上鲜艷颜色及贴上警告标贴,使工人有所警觉。议会强调,任何人士不可擅自改动竹棚,亦不可在未经检查的竹棚架上工作,“需制订及实施有效的监察及管理系统,确保上述安全措施得以落实。”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